洗后高桐不染尘,小池西畔草如茵。
十旬积雨愁嘉客,两度离家愧主人。
龙剑飞潜原有数,马翁得失孰为真。
三年看尔冲天羽,万里抟风慰老亲。
洗后高桐不染尘,小池西畔草如茵。
十旬积雨愁嘉客,两度离家愧主人。
龙剑飞潜原有数,马翁得失孰为真。
三年看尔冲天羽,万里抟风慰老亲。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所作的《送姚上宁归潮阳》。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充满了深情厚谊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联“洗后高桐不染尘,小池西畔草如茵”以清新自然的景象开篇,高高的梧桐树经过清洗后,不沾染丝毫尘埃,小池边的草地如同柔软的绿毯,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预示着送别场景的庄重与美好。
颔联“十旬积雨愁嘉客,两度离家愧主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连续十旬的雨水让佳客感到忧愁,而诗人两次离开家园,内心充满愧疚,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离别的哀伤。
颈联“龙剑飞潜原有数,马翁得失孰为真”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友人比作飞潜的龙剑,暗示其才华横溢,未来有望大展宏图;同时,也暗含了对人生得失的哲思,指出世间事物的变易无常,让人深思。
尾联“三年看尔冲天羽,万里抟风慰老亲”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待。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期待友人能够展翅高飞,成就一番事业,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关怀与安慰。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又蕴含了对人生、友情及未来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送别诗。
人笑戎葵定自痴,不愁曦景蚕兼迟。
便令隔雾光难到,也则倾心苦为谁。
卫足平生非我志,向阳一点只天知。
话头试问伯休父,休父丹衷便是葵。
葵心一岫卓南涯,秀野诸峰走北来。
中起新亭双奄有,尽驱景物四边回。
木居士作煨尘叹,孤竹君真梁栋材。
知有此亭无此样,并烦与可洒松煤。
屋是第一把,门是柴一束。
是间著宇宙,太仓半粒粟。
五闻陈家扉,样似陶家屋。
孤松不须双,五柳何用六。
竹篱东复东,添种数丛菊。
剩肯蚕皈来,盈尊酒初绿。
见了庐山想此贤,此贤见了失庐山。
胸中书卷云凌乱,身外功名梦等闲。
一点目光牛背上,五弦心在鴈行间。
欲吟壮节题崖石,笔挟风霜齿颊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