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心有过有谁知,看此初萌一念时。
一念不分真与妄,十分伶俐十分痴。
自心有过有谁知,看此初萌一念时。
一念不分真与妄,十分伶俐十分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钱时的《枕上二首(其二)》中的一句。从内容上看,它反映了诗人在反思自我内心世界时的深刻体验。首句“自心有过有谁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心深处的反省,认为自己的错误和过失往往不为他人所知,只有自己能察觉。接着,“看此初萌一念时”描绘了当念头刚刚产生时的情景,暗示着念头的微妙和初始状态。
“一念不分真与妄”揭示了诗人对念头的审视,指出即使是最初的念头也可能难以分辨真假,反映出人心的复杂性。最后一句“十分伶俐十分痴”,通过对比,形象地表达了人的聪明才智(伶俐)与情感执着(痴)之间的微妙关系,既有自嘲,也寓含哲理。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个人内心的反省为切入点,探讨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具有一定的禅意和生活哲理。
故家人物久荒凉,政为诗书种不长。
邂逅得兄真大雅,浮湛如弟漫斯狂。
平反已与于张辈,文力更居崔蔡行。
以荐陟官虽足喜,奈何涂辙仅寻常。
落落初寮裔,英英桐树孙。
科虽分进士,官亦到词垣。
近例皆如此,兹行不在言。
故人谁健在,为我谢陈蕃。
两载皇华使,江湖得少宽。
见皆儒雅录,闻绝惠文弹。
内外有轻重,言行无易难。
春秋贤者责,倾耳向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