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落后作春寒,新燕为巢湿未乾。
今雨不来知客少,古风犹在论交难。
青山百舌年年怨,白首三毛种种残。
孤闷挑灯閒读史,宋元之际独汎澜。
万花落后作春寒,新燕为巢湿未乾。
今雨不来知客少,古风犹在论交难。
青山百舌年年怨,白首三毛种种残。
孤闷挑灯閒读史,宋元之际独汎澜。
这首诗《夜坐》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描绘了诗人深夜独自坐于室内,思绪万千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以及人情世故的深刻感悟。
首联“万花落后作春寒,新燕为巢湿未乾”,以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为背景,通过“万花落”与“春寒”的对比,暗示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微妙变化。新燕筑巢的场景,既体现了生命的活力,也隐含了初生事物的脆弱与期待。
颔联“今雨不来知客少,古风犹在论交难”,将自然界的雨水与人世间的情感联系起来,通过“今雨不来”暗示了朋友稀少的现状,而“古风犹在”则表达了对传统友谊的怀念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在现代社会中维持真挚友情的不易。
颈联“青山百舌年年怨,白首三毛种种残”,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青山与百舌鸟的描写,赋予了自然景观以情感色彩,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哀叹。而“白首三毛”则可能是诗人自喻,形象地描绘了岁月在人身上留下的痕迹,以及对人生苦短、韶华易逝的感慨。
尾联“孤闷挑灯閒读史,宋元之际独汎澜”,点明了诗人的内心状态——孤独与寂寞。深夜挑灯阅读历史,不仅是一种消遣,更是对过往时代的思考与反思。通过“宋元之际”这一历史节点,诗人或许在探寻历史的脉络,寻找心灵的慰藉,同时也可能在思考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关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人际关系、个人情感以及历史的多维度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了其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我行适南服,絺绤生微凉。
山川倦游览,草木多陨黄。
商飙一以至,莎鸡鸣我床。
弭策且延伫,驹隙殊未遑。
谁云瓯土燠,重纩无严装。
坚冰既已合,宁独惊履霜。
薄帷障虚馆,墐户鲜闭藏。
中夜不成寐,揽衣起徬徨。
游子倦行役,岁晏思故乡。
虽复群动息,万籁增感伤。
噭噭云中雁,天风吹枯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