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梦悠扬不奈何,夜来还在故人家。
香濛蜡烛时时暗,户映屏风故故斜。
檀的慢调银字管,云鬟低缀折枝花。
天明又作人间别,洞口春深道路赊。
魂梦悠扬不奈何,夜来还在故人家。
香濛蜡烛时时暗,户映屏风故故斜。
檀的慢调银字管,云鬟低缀折枝花。
天明又作人间别,洞口春深道路赊。
这是一首充满了怀旧和离别之情的诗篇,通过对夜晚场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深切缅怀。
“魂梦悠扬不奈何,夜来还在故人家。”开头两句直接点出了主题:在梦中无意间回到过去的情感寄托之地。这里的“魂梦”指的是灵魂与梦境的交织,不由自主地被情感牵引。
“香濛蜡烛时时暗,户映屏风故故斜。”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夜晚的室内景象。诗人通过对昏暗蜡烛和摇曳窗风的细腻刻画,营造出一种既温馨又有些许凄凉的情境。
“檀的慢调银字管,云鬟低缠折枝花。”这里的乐器声响以及低垂的花朵都在传递着一种淡淡的哀愁。诗人似乎在通过这些细节,表达自己对于美好时光无法长存的感慨。
“天明又作人间别,洞口春深道路赊。”最后两句则转向了白昼与日出,带来了离别和旅途延迟的情绪。诗人在梦醒后,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离合悲欢,这种无奈感通过“又作”二字表达得淋漓尽致。
总体而言,此诗以其细腻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怀旧的梦境之中。
尔昔红颜客蓟门,献书不报哀王孙。
一朝致身青云里,座上还开北海樽。
余亦题诗郭隗台,燕山秋色对衔杯。
论交共惜黄金尽,此处空悲骏马来。
可怜郢曲今亡久,下里之歌吾何有。
文章稍近五千言,雅颂以还十九首。
才子新传白雪篇,江城忽借使君贤。
那堪西署为郎者,多病离居卧日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