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浙西从事刘三复送僧南归》
《和浙西从事刘三复送僧南归》全文
唐 / 许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楚客送僧归故乡,海门帆势极潇湘。

碧云千里暮愁合,白雪一声春思长。

满院草花平讲席,绕龛藤叶盖禅床。

怜师不得随师去,已戴儒冠事素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è西cóngshìliúsānsòngsēngnánguī
táng / hún

chǔsòngsēngguīxiānghǎiménfānshìxiāoxiāng
yúnqiānchóu

báixuěshēngchūncháng
mǎnyuàncǎohuāpíngjiǎngràokānténggàichánchuáng

liánshīsuíshīdàiguānshìwáng

翻译
楚地的客人目送僧人返回故乡,海上的船帆在潇湘之间显得格外辽阔。
碧空万里,傍晚的愁绪凝聚,一声春雪似乎拉长了思念的长度。
满院野花盛开,如同铺开的讲经之席,围绕着佛龛的藤蔓叶片覆盖着禅床。
我多么想随你一同离去,但身披儒生的服饰,只能侍奉世俗的君王。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作品,名为《和浙西从事刘三复送僧南归》。诗中描绘了一位楚地的旅客送别一位归乡的僧人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远行者依依惜别的情感。

首句“楚客送僧归故乡”立即设定了诗歌的情境:一个来自南方楚地的旅人在送别一位要回到家乡的僧人。紧接着,“海门帆势极潇湘”则描绘出船只扬帆远离海岸,驶向遥远的地方,这里的“潇湘”特指古代楚地之水,有着浓郁的地域色彩。

第三句“碧云千里暮愁合”通过对远方碧绿云层的描绘,表现了旅人心中的愁绪。这里的“碧云”不仅是景物的写实,更蕴含着诗人对远行者的思念之情。而“白雪一声春思长”则通过对白雪和春意的联想,表达出春天来临时,对往事的无限留恋。

接下来的两句“满院草花平讲席,绕龛藤叶盖禅床”是对僧人归乡后所居寺院景象的描写。这里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宁静、和谐的环境,让读者感受到僧人的生活氛围。

最后两句“怜师不得随师去,已戴儒冠事素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不能陪伴僧人一同前往的遗憾,以及对僧人可能要从事世俗职务(戴儒冠)的担忧。这里的“事素王”暗示了僧人可能将面临的世俗考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幅送别与离愁交织的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僧人的关切和对往事的怀念。

作者介绍
许浑

许浑
朝代:唐   字:用晦(一作仲晦)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生辰:约791~约858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猜你喜欢

次韵张一笑秋思

闲庭凉思晚悠悠,谁遣诗人到水头。

两岸蝉声西照里,岂容杨柳不先秋。

(0)

为常上人题在山图

一坞如山看数日,山山看尽又重看。

年来木石同心性,老去烟霞入肺肝。

春草涧深流水歇,夕阳钟早宿禽安。

为僧只合于斯住,些子尘中事不干。

(0)

延月有怀莹观师

秋月如佳士,平生愿见之。

扫门当落叶,开席对良时。

水处得来早,花前欲去迟。

自能无出没,唯羡观中师。

(0)

钱舜举画黄花翠竹

拟买陶家地一弓,却看图画感秋风。

向来翠竹黄花圃,多在空山暮雨中。

(0)

赠周玄初

春晴步屧黄泥坂,杨柳阴阴水拍城。

童子候人如鹤瘦,羽仙飞舄似凫轻。

碧桃花绕巢云屋,绿酒香浮贮月罂。

醉里却嫌天下窄,倚阑吹笛到天明。

(0)

题蔡君谟真迹·其二

端明书法继钟王,佩玉琼琚在庙堂。

见说当年推第一,米家应自笑疏狂。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