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慧聚杂题.翠微庵》
《慧聚杂题.翠微庵》全文
宋 / 李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胜境增添岂偶然,已前无屋事金仙。

巨灵擘到三千丈,向老基来八百年。

远远别山来白足,重重峻宇出青莲。

端严石像庵犹在,若个寻庵复坐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慧聚杂题中的翠微庵之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座古刹的庄严与历史的沉淀。首句“胜境增添岂偶然”,开篇即点明了翠微庵所在之地的非凡之处,并非偶然得名,暗示其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自然之美。

“已前无屋事金仙”一句,巧妙地将庵堂的建立与佛教信仰相联系,金仙在这里指代佛祖或菩萨,表达了庵堂自古以来就是供奉神灵之所,体现了宗教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巨灵擘到三千丈,向老基来八百年”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庵堂所处之地的壮观景象,仿佛巨灵之力开辟了如此宏大的空间,而庵堂本身则历经八百年风雨,见证了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

“远远别山来白足,重重峻宇出青莲”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庵堂的环境与氛围,白足和尚的远行与青莲的出现,不仅增添了神秘色彩,也寓意着修行者的纯洁与高洁,以及庵堂内外的清幽与宁静。

“端严石像庵犹在,若个寻庵复坐禅”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描述庵中端严的石像,以及对寻访庵堂并再次静坐修行的期待,表达了对庵堂历史文化的尊重与对佛教精神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内心平静与精神追求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翠微庵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与宗教文化融合的独特审美情趣,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深厚情感和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乘
朝代:宋

李乘,字德载,安徽淮西人。哲宗绍圣初知昆山县(清道光《昆新两县志》卷一四)。今录诗二十首。
猜你喜欢

谒金门

春去骤,春去人间知否?

叠叠凉云如水皱,闲阶风满袖。

斜照荒江残岫,早是够人消受。

底事干卿凝伫久,新蝉嘶过柳。

(0)

生查子

我有一云巢,只在云深处。

缥缈任东西,久暂随缘住。

洁白异芹泥,芳润和花雨。

何事管兴亡,还作人间语。

(0)

送入我门来.夏日塞上

山射蛟冰,墙高燕麦,桃花五月难开。

魏家遗迹,石马绣深苔。

连宵羌管离亭奏,写一半江淹赋恨才。

春何在,只有风翻雨坼,前日池台。

南国嬉游此日,抛残堕钗枕簟,湖上安排。

遍种红蕖,潮动画船回。

数年不见轻罗扇,听银箭空将蜡炬催。

祝良宵好梦,个人相送,到客窗来。

(0)

六么令.宫香饼用辛稼轩韵

一从仙去,茎上露盘折。

龙奁竞开珠锁,斜印花纹滑。

舞袖宜教薰透,莫睡屏间鸭。玉阶遥接。

著人春气,未试轻烟已频觉。

心事多随逝水,含怨凭谁说。

长记宿火温温,绣被深宵压。

近日披裘老大,荀令难重学。石肠新怯。

许辞蕉盏,静听松声扫庭雪。

(0)

少年游·其二寄项嵋雪

禾兴溪上草连天,不见翠楼烟。

黑头潘令,满襟离怨,赢得唾珠圆。

送归野艇无多日,皓魄已初弦。

春信将阑,可能相就,开榼海棠前。

(0)

浪淘沙.早起

常被五更钟,惊梦回空。枕痕轻晕冷金虫。

不许愁人眠不起,窗外梧桐。

镜里惜芳容,晓日胧胧。绿沈庭院鸟啼红。

淡画春山垂粉泪,滴与芙蓉。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