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无不有,何言能自持。
巢由乖世度,高行众人疑。
俯仰在当路,得丧未可期。
汤火煎太和,倾侧使神危。
终身系罗网,失势还相欺。
念我平生欢,临觞命妖姬。
万事无不有,何言能自持。
巢由乖世度,高行众人疑。
俯仰在当路,得丧未可期。
汤火煎太和,倾侧使神危。
终身系罗网,失势还相欺。
念我平生欢,临觞命妖姬。
这首诗《杂兴(其十一)》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深沉的思考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以及人性的深刻洞察。
首句“万事无不有,何言能自持”,开篇即揭示了人生的复杂与不可预测性,万事万物皆有其存在之理,而人却难以自持,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接下来,“巢由乖世度,高行众人疑”两句,借用了古代隐士巢父、许由的故事,表达了对那些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之人的敬仰与理解,同时也暗示了世人对这些行为的不解与质疑。
“俯仰在当路,得丧未可期”则进一步描绘了人在世间行走的艰难与不确定性,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难以预料。紧接着,“汤火煎太和,倾侧使神危”两句,以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世事如沸水煎熬,人心如摇摆不定的船只,在动荡中寻求平衡的不易。
“终身系罗网,失势还相欺”揭示了权力与地位的双重束缚,即使在失去权势之后,人们仍然可能受到他人的欺压,体现了社会中的不公与残酷。最后,“念我平生欢,临觞命妖姬”一句,以个人的情感体验收尾,表达了在面对人生无常与世态炎凉时,寻求片刻欢愉与慰藉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百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对人性本质的探索,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