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兴·其十》
《杂兴·其十》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古风

名马不受羁,足下有千里。

黄鹄不受罗,羽翼就四海。

贵贱自一身,出处无二轨。

时利适愚夫,势衰蹶智士。

祛长不揠臂,屦缩不截趾。

陆沈人间世,悠悠日复尔。

(0)
鉴赏

这首诗《杂兴(其十)》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对比名马与黄鹄不受羁绊和束缚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社会中地位与命运的不公。

首句“名马不受羁,足下有千里”,以名马比喻具有卓越才能或地位的人,强调他们不受束缚,拥有广阔的自由空间,象征着追求卓越与自由的精神。接着,“黄鹄不受罗,羽翼就四海”进一步描绘出黄鹄(即天鹅)不受捕猎之网的束缚,展翅翱翔于广阔天地间,象征着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状态。

“贵贱自一身,出处无二轨”则指出无论身份高低,每个人都有追求自由和平等的权利,不应因出身而有所区别,表达了一种普遍的人权观念。接下来,“时利适愚夫,势衰蹶智士”揭示了社会中的不公现象,即在有利时机时,愚昧之人往往能得利,而当形势衰落时,聪明才智之士却可能遭受挫折,反映了现实中的复杂性和不公平性。

最后,“祛长不揠臂,屦缩不截趾”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不人为干涉的原则,即不强迫成长,不随意改变自然形态,以此来隐喻社会应尊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人适合其发展的空间。而“陆沉人间世,悠悠日复尔”则以悠远的时间视角,描绘了世事如浮云般变幻,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提醒人们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的真实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名马、黄鹄等形象的描绘,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自由、平等、尊重个体差异等价值观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批判。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对春鸟有感十首·其七

为群非鸷种,告好亦鸩媒。

不解诸禽性,难辞失伴哀。

(0)

九日同诸公登涵元塔四首塔之七层.初峻工于是日·其四

独顶孤峰柱海门,功归造化轴归坤。

六牛四女互经纬,东渤南溟共柢根。

禨祲遥占城市色,盈虚频见汐潮痕。

冥搜物象如环掌,心目应从万古论。

(0)

既渡河车中即事以新旧见闻作古今愿怀诗八首·其四

千载筹胡指顾中,清宵读史念车攻。

大原薄伐中兴伟,沙漠深藏远略雄。

唾手辽云心未已,系缨北阙事堪同。

古今大义容臣举,十万横行报乃公。

(0)

舍棹兼程以不得即就今础为恨

朝来舍棹策星车,夙夜王程敢自如。

晓云随地林烟积,宵月悬山野态虚。

几度怀人歌道左,忽疑见子在衡舆。

遥遥楚甸诸峰外,遵路何时始执袪。

(0)

己卯季冬北征就道舟中却寄张公亮明府明府时以新诗索予小序二首·其二

性僻耽佳我亦如,流传嗤点共删除。

心期自出寻常表,文力长扶百六初。

未坠于人终不坠,其馀诸子尽堪馀。

风流一代归君手,怅望千秋独起予。

(0)

竟日青山

竟日青山费眼描,云心静以远为招。

忧从桃棘时相过,思向榛苓未可要。

恰向望中生旷漠,先从意外落喧嚣。

此身疑却行僧似,丘壑随缘付一瓢。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