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此珊瑚箸,堪登白玉盘。
可蔬亦可果,宜脆复宜乾。
色相出元代,采烹奉可汗。
成名独惟尔,羞杀汉衣冠。
爱此珊瑚箸,堪登白玉盘。
可蔬亦可果,宜脆复宜乾。
色相出元代,采烹奉可汗。
成名独惟尔,羞杀汉衣冠。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题沈周写生二十四种(其十四)胡萝卜》。诗人以胡萝卜为题材,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胡萝卜的多种用途和独特魅力。
首先,诗人对胡萝卜的外观进行了赞美:“爱此珊瑚箸,堪登白玉盘。”将胡萝卜比作珊瑚筷子,放在白玉盘中,既形象地描绘了胡萝卜的颜色与质地,也暗示了其作为美食的珍贵与高雅。接着,“可蔬亦可果,宜脆复宜乾”则展现了胡萝卜的多功能性,无论是生食还是熟食,都能带来不同的口感体验,满足不同人的喜好。
“色相出元代,采烹奉可汗”一句,诗人巧妙地将胡萝卜的色泽与古代的宫廷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元代”和“可汗”这两个历史元素,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胡萝卜在古代就已受到重视和喜爱。
最后,“成名独惟尔,羞杀汉衣冠”一句,诗人以胡萝卜自比,表达了自己在某种意义上超越了传统观念中的“汉衣冠”,即超越了传统的束缚,追求个性与创新。这不仅是对胡萝卜独特价值的肯定,也是对自己艺术创作的一种自信与自豪。
整首诗通过对胡萝卜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作为食材的多样性和营养价值,更蕴含了对生活美学的追求和对个人身份的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个体精神世界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