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之交凌河侧,日见狂风兼霹雳。
当时战死二百人,中间不得真消息。
二三年少自虏回,白日藏身夜始得。
死者何时可复还,生者易马转他国。
九月之交凌河侧,日见狂风兼霹雳。
当时战死二百人,中间不得真消息。
二三年少自虏回,白日藏身夜始得。
死者何时可复还,生者易马转他国。
这首明代诗人周祚的《秋风二首(其二)》描绘了秋季边塞的严峻景象和战争带来的悲惨后果。诗的前两句“九月之交凌河侧,日见狂风兼霹雳”,生动地刻画了九月时节,凌河边畔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的恶劣天气,暗示了战事的紧张与动荡。
接下来,“当时战死二百人,中间不得真消息”,表达了战斗的残酷,二百人生死未卜,消息难以确认,充满了悲壮和无奈的情绪。诗中“二三年少自虏回,白日藏身夜始得”描述了战俘的生活,年轻的战士们白天只能隐藏,夜晚才敢现身,流露出他们的艰辛和屈辱。
最后两句“死者何时可复还,生者易马转他国”,直接揭示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战死者的无法回归和生者的被迫流离失所,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边塞秋风为背景,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和深沉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