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军中遗稿.读史十首·其十》
《军中遗稿.读史十首·其十》全文
明 / 张家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绛阙天魔舞不休,义旗昨日起濠州。

东官曾有誇封禅,扫却毡裘拜冕旒。

(0)
鉴赏

此诗《军中遗稿·读史十首(其十)》由明代诗人张家玉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统一与民族尊严的深切关注。

首句“绛阙天魔舞不休”,以“绛阙”象征朝廷或皇宫,而“天魔”则暗喻那些扰乱国家安宁、破坏统一的势力。这句描绘了在朝廷之上,这些破坏力量持续不断地活动,暗示了当时社会局势的动荡不安。

次句“义旗昨日起濠州”,点明了某个起义或反抗行动的爆发,发生在濠州这个地方。这里的“义旗”代表正义的旗帜,暗示了民众对于压迫和不公的反抗意识正在觉醒,预示着可能的变革即将到来。

第三句“东官曾有誇封禅”,提到历史上曾经有官员夸耀过封禅之事。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一种仪式,象征着对天地的敬畏以及对国家的治理。然而,此处的“东官”夸耀封禅,却与上下文形成对比,暗示了这种表面上的辉煌背后,实际上隐藏着深层次的问题,如权力的滥用、道德的沦丧等。

最后一句“扫却毡裘拜冕旒”,表达了诗人对于统一和民族尊严的向往。其中,“毡裘”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借指外族入侵者;“冕旒”则是古代帝王的冠饰,象征着皇权。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希望彻底清除外来侵扰,让民族再次尊崇自己的传统与文化,恢复国家的统一与尊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事件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尊严的深切渴望,以及对当时社会动荡局势的忧虑。

作者介绍

张家玉
朝代:明

张家玉(1615-1647),字元子,号芷园。广东东莞人。明末清初“岭南三忠”之一。
猜你喜欢

咏虞美人花

剑血纤纤玉帐倾,庭花犹带美人名。

春风不解兴亡恨,故向江东处处生。

(0)

湖上新筑钓鳌矶

高台春满碧江村,一片风烟接海门。

鳌气半侵云壑暝,钓丝乍捲雪涛奔。

三山捧出芙容剑,五马閒开桂子樽。

却笑蟠溪垂白老,何如年少是王孙。

(0)

过黄塘怀洞阳公

汎汎青溪水,何当此地经。

江沙连月白,岭树入云青。

归去觉今是,行吟怜独醒。

侧身天北阔,莫诵首阳苓。

(0)

闻王伯安过嘉兴驱舟特访不遇

出门未梳头,旭日红欲起。

遥持十载心,养养扁舟里。

停桡问北郭,迟回复西市。

高人不可逢,寒云卧秋水。

(0)

塞上曲八首·其五独石

桓州西去驿荒凉,李信屯边草不芳。

白发老兵知故事,细将沿革说昭皇。

(0)

梦鹤斋独卧

晨钟破清睡,月吐高林辉。

栖鸦时一鸣,白露摇空扉。

孤枕寂无扰,竹柏光熹微。

平生百事拙,得与尘俗违。

两耳点苍涂,不闻何是非。

野心役泉石,久住长忘归。

山风南窗来,松凉上秋衣。

花明池色净,悠然发天机。

双鸥有真意,相傍不惊飞。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