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梦鹤斋独卧》
《梦鹤斋独卧》全文
明 / 陈鉴(用明)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晨钟破清睡,月吐高林辉。

栖鸦时一鸣,白露摇空扉。

孤枕寂无扰,竹柏光熹微。

平生百事拙,得与尘俗违。

两耳点苍涂,不闻何是非。

野心役泉石,久住长忘归。

山风南窗来,松凉上秋衣。

花明池色净,悠然发天机。

双鸥有真意,相傍不惊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在梦鹤斋中独卧的宁静与超脱之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和谐,以及内心世界的平静与超脱。

首句“晨钟破清睡,月吐高林辉”,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晨钟唤醒了沉睡,月光洒在高树之上,为清晨增添了一抹柔和的光辉。这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更迭,也暗示了内心的觉醒与对外界美好事物的感知。

接着,“栖鸦时一鸣,白露摇空扉”两句,通过乌鸦的偶尔啼叫和白露轻轻摇动门扉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清冷。乌鸦的鸣叫虽是偶然,却也为这份宁静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而白露的轻摇,则仿佛是大自然的呼吸,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韵律。

“孤枕寂无扰,竹柏光熹微”则直接描绘了诗人独卧的情景。孤枕象征着孤独与独立,但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由。竹柏的微光,既是对周围环境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平生百事拙,得与尘俗违”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以及对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挫折与困难后,诗人选择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两耳点苍涂,不闻何是非”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漠态度。他不再关心外界的是非对错,而是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找那份难得的宁静与自我。

“野心役泉石,久住长忘归”表明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尘世的厌倦。他渴望与自然融为一体,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最后,“山风南窗来,松凉上秋衣”描绘了山风带来的清凉与秋意,以及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花明池色净,悠然发天机”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悟,以及从中获得的精神愉悦。

“双鸥有真意,相傍不惊飞”以双鸥相伴,不被外界干扰的形象,象征着诗人追求的那份纯粹与真实。这两只鸥鸟,既是诗人的伴侣,也是他内心世界的映射,代表着他对自由、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清晨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与和谐的生活态度。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更是诗人精神世界的写照,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陈鉴(用明)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十二景为衍圣公孔彦缙赋二十四首·其十二

自是春风造化机,织成锦翠烂相依。

细看一种生生意,真宰无言识者稀。

(0)

十二景为衍圣公孔彦缙赋二十四首·其六

九畹移来遍孔家,芳丛时遣石阑遮。

故应天意怜香洁,玉露年年润好花。

(0)

发通津驿三首·其一

六月官船发潞阳,水村烟树共微茫。

天门忽已如天上,秪见青山一带长。

(0)

又题五友五首·其五菊

簇簇新丛傍宪台,台端有客日徘徊。

归期若在花前发,留向新知次第开。

(0)

卢溪冬夜五首·其三

江县萧条岁欲除,溪山寥落野人居。

九重时复行宽令,使者徵求忍蠹渔。

(0)

襄阳雪中杂咏六首·其三

空阶密雪下无声,叶落层层盖已平。

尽日戟门清似水,端居谁与论诗情。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