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甃苍苔断,寒渠碧瓦深。
燕颃犹掠镜,草缬尚同心。
有井分宫路,无尘接禁林。
百年恩泽尽,惆怅沁园阴。
古甃苍苔断,寒渠碧瓦深。
燕颃犹掠镜,草缬尚同心。
有井分宫路,无尘接禁林。
百年恩泽尽,惆怅沁园阴。
这首明代诗人蔡羽的诗《经主第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首句“古甃苍苔断”,通过“古甃”(古老的井壁)和“苍苔”(青苔),传达出岁月流转、沧桑之感。接着,“寒渠碧瓦深”描绘了寒冷的水渠旁,碧绿的瓦片显得深远,营造出一种冷寂的氛围。
“燕颃犹掠镜”写的是燕子在清澈如镜的水面飞翔,展现了生机与活力,但又暗示了时光荏苒。而“草缬尚同心”则以草丛中的图案比喻,表达自然与人工的和谐,以及对过去的怀念。“有井分宫路”进一步点出此地曾是皇家宫殿的一部分,井径划分着宫道,显现出昔日的尊贵。
最后一句“无尘接禁林”意味着这里远离尘嚣,连禁苑的宁静都仿佛可以触及,然而“百年恩泽尽”却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人以“惆怅沁园阴”收尾,流露出对往昔荣光消逝的惆怅之情,以及对沁园(可能指某皇家园林)阴凉之地的深深怀念。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怀旧和对时光流逝的沉思。
黄君画梅天下奇,枝枝笔底如龙飞。
干盘屈曲苍苔古,老树顷刻生光辉。
婆娑月下弄清影,更有幽香袭诗境。
地僻从无车马尘,间关翠禽啼梦冷。
任落梅铺缀,雁齿斜桥,裙腰芳草。
闲伴游丝,过晓园庭沼。
厮近清明,雨晴风软,称少年寻讨。
碧缕墙头,红云水面,柳堤花岛。
谁信而今,怕愁憎酒,对著花枝,自疏歌笑。
莺语丁宁,问甚时重到。
梦笔题诗,帕绫封泪,向凤箫人道。
处处伤心,年年远念,惜春人老。
何人夜折苕溪雪,吹落山堂寄清绝。
梦回轩槛非人间,一岸扶疏碎残月。
秋风索索秋意晚,叶外参差明叠巘。
颇似江南短棹归,平沙雁落汀洲远。
苍涛绕窗碧玉寒,中有渔父千古闲。
知君胸次五湖阔,波声髣髴游杏坛。
少林之孙韵枮木,避世避人何用逐。
渭川谩复千亩多,江上由来一苇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