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未破,问几家院户,孕柳胎桃。
剪剪峭风,无情吹送燕飞劳。
乌衣旧巷斜阳冷,玉京楼也天高。
美人归否,江帆眼底,去浪滔滔。
忆共年时俊赏,尽搜烟药疄,斸露兰皋。
断梦再寻,穿栏芳径半青蒿。
花边绮想能多剩,剩来清泪沾袍。
凄然谁遣,将愁寄与凤槽。
春寒未破,问几家院户,孕柳胎桃。
剪剪峭风,无情吹送燕飞劳。
乌衣旧巷斜阳冷,玉京楼也天高。
美人归否,江帆眼底,去浪滔滔。
忆共年时俊赏,尽搜烟药疄,斸露兰皋。
断梦再寻,穿栏芳径半青蒿。
花边绮想能多剩,剩来清泪沾袍。
凄然谁遣,将愁寄与凤槽。
这首《绛都春·寄陈秋縠》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寒未尽的季节景象,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开篇“春寒未破,问几家院户,孕柳胎桃”,以春寒未消的景象引入,询问着几家院户中,柳树和桃花是否已经孕育出新生命,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期待的氛围。接着,“剪剪峭风,无情吹送燕飞劳”一句,描绘了轻柔而寒冷的春风,无情地吹拂着忙碌的燕子,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艰辛与不易。
“乌衣旧巷斜阳冷,玉京楼也天高”两句,将视角转向历史与空间的对比,乌衣巷的冷寂与玉京楼的高远形成鲜明对照,既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也寄托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接下来,“美人归否,江帆眼底,去浪滔滔”则直接点明了对友人的思念,通过想象友人乘船离去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归期的关切与期盼。
“忆共年时俊赏,尽搜烟药疄,斵露兰皋”几句,回忆起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从寻找草药到在露水中的兰花地里劳作,充满了友情的温馨与生活的诗意。然而,“断梦再寻,穿栏芳径半青蒿”又暗示了现实的残酷,曾经的美好记忆只能在梦中追寻,而现实中却只剩下荒凉的青蒿,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与无奈。
最后,“花边绮想能多剩,剩来清泪沾袍”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即使在花前的绮丽想象也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泪水成为了情感的唯一宣泄,表现了深深的孤独与哀愁。“凄然谁遣,将愁寄与凤槽”则以音乐为载体,将无法言说的愁绪寄托于琴弦之上,寻求心灵的慰藉。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怀旧与思念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时光流逝以及内心情感的深刻感悟。
江南地远接闽瓯,山东英妙屡经游。
前瞻叠障千重阻,却带惊湍万里流。
枫叶朝飞向京洛,文鱼夜过历吴洲。
君行远度茱萸岭,妾住长依明月楼。
楼中愁思不开嚬,始复临窗望早春。
鸳鸯水上萍初合,鸣鹤园中花并新。
空忆常时角枕处,无复前日画眉人。
照骨金环谁用许,见胆明镜自生尘。
新春光景丽,游子离别情。
交让未全死,梧桐唯半生。
值热花无气,逢风水不平。
宝鸡虽有祀,何时能更鸣。
秋夜捣衣声,飞度长门城。
今夜长门月,应如昼日明。
小鬟宜粟瑱,圆腰运织成。
秋砧调急节,乱杵变新声。
石燥砧逾响,桐虚杵绝鸣。
鸣石出华阴,虚桐采凤林。
北堂细腰杵,南市女郎砧。
击节无劳鼓,调声不用琴。
并结连枝缕,双穿长命针。
倡楼惊别怨,征客动愁心。
同心竹叶碗,双去双来满。
裙裾不奈长,衫袖偏宜短。
龙文镂剪刀,凤翼缠篸管。
风流响和韵,哀怨声凄断。
新声绕夜风,娇转满空中。
应闻长乐殿,判彻昭阳宫。
花鬟醉眼缬,龙子细文红。
湿摺通夕露,吹衣一夜风。
玉阶风转急,长城雪应暗。
新绶始欲缝,细锦行须纂。
声烦广陵散,杵急渔阳掺。
新月动金波,秋云泛滥过。
谁怜征戍客,今夜在交河。
栩阳离别赋,临江愁思歌。
复令悲此曲,红颜馀几多。
《夜听捣衣诗》【南北朝·庾信】秋夜捣衣声,飞度长门城。今夜长门月,应如昼日明。小鬟宜粟瑱,圆腰运织成。秋砧调急节,乱杵变新声。石燥砧逾响,桐虚杵绝鸣。鸣石出华阴,虚桐采凤林。北堂细腰杵,南市女郎砧。击节无劳鼓,调声不用琴。并结连枝缕,双穿长命针。倡楼惊别怨,征客动愁心。同心竹叶碗,双去双来满。裙裾不奈长,衫袖偏宜短。龙文镂剪刀,凤翼缠篸管。风流响和韵,哀怨声凄断。新声绕夜风,娇转满空中。应闻长乐殿,判彻昭阳宫。花鬟醉眼缬,龙子细文红。湿摺通夕露,吹衣一夜风。玉阶风转急,长城雪应暗。新绶始欲缝,细锦行须纂。声烦广陵散,杵急渔阳掺。新月动金波,秋云泛滥过。谁怜征戍客,今夜在交河。栩阳离别赋,临江愁思歌。复令悲此曲,红颜馀几多。
https://shici.929r.com/shici/p4iLgvcV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