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地远接闽瓯,山东英妙屡经游。
前瞻叠障千重阻,却带惊湍万里流。
枫叶朝飞向京洛,文鱼夜过历吴洲。
君行远度茱萸岭,妾住长依明月楼。
楼中愁思不开嚬,始复临窗望早春。
鸳鸯水上萍初合,鸣鹤园中花并新。
空忆常时角枕处,无复前日画眉人。
照骨金环谁用许,见胆明镜自生尘。
江南地远接闽瓯,山东英妙屡经游。
前瞻叠障千重阻,却带惊湍万里流。
枫叶朝飞向京洛,文鱼夜过历吴洲。
君行远度茱萸岭,妾住长依明月楼。
楼中愁思不开嚬,始复临窗望早春。
鸳鸯水上萍初合,鸣鹤园中花并新。
空忆常时角枕处,无复前日画眉人。
照骨金环谁用许,见胆明镜自生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远行的景象和一位女子留守的愁思。开篇两句“江南地远接闽瓯,山东英妙屡经游”展示了游子的广阔旅途,跨越了江南与山东两个地区,他对这些地方的风光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受。
接着,“前瞻叠障千重阻,却带惊湍万里流”则是游子面对重重阻隔,但依然勇往直前,带着惊喜穿越万里的河流。这两句通过险峻的地理形态,传达了游子的不畏艰难、勇敢向前的精神状态。
而“枫叶朝飞向京洛,文鱼夜过历吴洲”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枫叶随风飘扬,文鱼在夜晚自由穿梭,这些都是游子所见所感的生动写照。
诗人接下来转换了视角,进入女子的情怀,“君行远度茱萸岭,妾住长依明月楼”表达了女子对远去的爱人的思念和自己孤独守望的状态。这里的“茱萸岭”是分离之地,而“明月楼”则是女子日夜思念之所。
在这之后,“楼中愁思不开嚬,始复临窗望早春”进一步深化了女子的哀愁,她的心情无法释怀,只能再次走到窗前,期盼着春天的到来。这里“早春”的期待,不仅是对自然季节的渴望,也寄托着她对爱人归来的无限眷恋。
接下来的两句“鸳鸯水上萍初合,鸣鹤园中花并新”则是女子所见的景象。鸳鸯在水面上嬉戏,萍初合;园中的花朵也正好盛开。这两句话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映衬出女子的心境,她虽孤独,但依然感受到周围世界的美好。
“空忆常时角枕处,无复前日画眉人”表达了女子对往昔生活和爱人的深切怀念。这里的“角枕”是古代夫妻共寝之物,女子独自守护着这些记忆;而“画眉人”则是指曾经与她相依为命的人,如今却不复存在。
最后,“照骨金环谁用许,见胆明镜自生尘”则是女子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现实孤独状态的一种反差。这里“照骨金环”可能指的是过去爱人送给她的饰物,而“见胆明镜”则是她现在所持有的物品。在这两句中,诗人通过对比手中的旧物与眼前的孤寂,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哀愁和无尽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游子的旅途与女子的守望,勾勒出了一个深情而又遥远的爱情故事。它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壮丽,还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传递了一种跨越空间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无尽怀恋。
此生终安归,还轸天下半。
朅来乘樏庙,复作微禹叹。
从祀及彼呱,像设偶此粲。
秦祖当侑坐,夏郊亦荐裸。
可怜淮海人,尚记弧矢旦。
荆山碧相照,楚水清可乱。
刖人有馀坑,美石肖温瓒。
龟泉木杪出,牛乳石池漫。
小儿强好古,侍史笑流汗。
归时蝙蝠飞,炬火记远岸。
拾遗被酒行歌处,野梅官柳西郊路。
闻道华阳版籍中,至今尚有城南杜。
我欲归寻万里桥,水花风叶暮萧萧。
芋魁径尺谁能尽,桤木三年巳足烧。
百岁风狂定何有,羡君今作峨眉叟。
纵未家生执戟郎,也应世出埋轮守。
莫欺老病未归身,玉局他年第几人。
会待子猷清兴发,还须雪夜去寻君。
我家铜剑如赤蛇,君家石砚苍璧椭而洼。
君持我剑向何许,大明宫里玉佩鸣冲牙。
我得君砚亦安用,雪堂窗下《尔雅》笺虫虾。
二物与人初不异,飘落高下随风花。
蒯缑玉具皆外物,视草草《玄》无等差。
君不见秦赵城易璧,指图睨柱相矜誇。
又不见二生妾换马,骄鸣啜泣思其家。
不如无情两相与,永以为好譬之桃李与琼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