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终安归,还轸天下半。
朅来乘樏庙,复作微禹叹。
从祀及彼呱,像设偶此粲。
秦祖当侑坐,夏郊亦荐裸。
可怜淮海人,尚记弧矢旦。
荆山碧相照,楚水清可乱。
刖人有馀坑,美石肖温瓒。
龟泉木杪出,牛乳石池漫。
小儿强好古,侍史笑流汗。
归时蝙蝠飞,炬火记远岸。
此生终安归,还轸天下半。
朅来乘樏庙,复作微禹叹。
从祀及彼呱,像设偶此粲。
秦祖当侑坐,夏郊亦荐裸。
可怜淮海人,尚记弧矢旦。
荆山碧相照,楚水清可乱。
刖人有馀坑,美石肖温瓒。
龟泉木杪出,牛乳石池漫。
小儿强好古,侍史笑流汗。
归时蝙蝠飞,炬火记远岸。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对历史的回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与两个儿子一同游历涂山、荆山,诗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描绘和对古人的怀念。
"此生终安归,还轸天下半"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希望能够平定天下的愿望。"朅来乘樏庙,复作微禹叹" 则是在赞美古代圣王禹的功绩,并且感慨于自己的才能无法与之相比。
诗中还穿插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记忆,如"秦祖当侑坐,夏郊亦荐裸" 表示对远古先民的尊崇。"可怜淮海人,尚记弧矢旦" 则是对古代战争的哀叹。
在描述自然景观时,诗人用了许多生动的形象,如"荆山碧相照,楚水清可乱" 描绘了山水的美丽与和谐。"刖人有馀坑,美石肖温瓒" 则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
"龟泉木杪出,牛乳石池漫" 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小儿强好古,侍史笑流汗" 表现了孩子们对古代事物的喜爱,以及成年人对此的赞许。
最后,"归时蝙蝠飞,炬火记远岸" 是诗人游毕返家的景象,通过蝙蝠飞舞和炬火的光影,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画面。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之美、历史之重的深刻感悟。
汉江东抱楚山流,先垄犹馀土一抔。
庙冷桐乡耆旧逝,田荒栗里子孙愁。
兵戈隔梦三千里,霜露伤心二十秋。
荒隧天寒乌鸟下,空林日落白狐游。
碑焚断石经时变,碗出遗金有夜偷。
过客尚知来下马,仙人谁复指眠牛。
拟从樊口迁京口,遥别沙头下石头。
高士束刍思致奠,故人惠麦久维舟。
已知多病垂垂老,敢为长贫故故留。
为政幸逢宗正恕,申情当念子平忧。
劬劳罔报生何益,存殁沾恩死必酬。
愿及清明三月节,一盂麦饭洒松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