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馀峰海上排,根连蓬岛荫天台。
百灵若为移中土,嵩华都为一小堆。
四百馀峰海上排,根连蓬岛荫天台。
百灵若为移中土,嵩华都为一小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高超艺术造诣。开篇“四百馀峰海上排”,便以宏伟之笔勾勒出一派连绵不断、如同大海波涛般排列在海上的群山。紧接着,“根连蓬岛荫天台”则让人想象到这些山峰的雄伟,不仅与遥远的蓬莱仙岛相连,而且还能遮蔽住天空,形成一片广阔的天然殿堂。
下片“百灵若为移中土”,诗人借助神话传说中的百灵之力,将这些壮丽的山峰想象性地搬运到中华大地。最后,“嵩华都为一小堆”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宏大的自然景观时,连嵩山和华山这两座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高大山脉,在这种比较之下也变得微不足道,如同一小堆土石。
整首诗通过这样的想象与描绘,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更体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心境和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巢由高风不可及,后世家邦皆子袭。
东周不竞诸侯强,中原未许干戈戢。
修盟歃血血未乾,稷草离离战鬼泣。
阖庐释楚夫概奔,公子纠杀桓公入。
兄弟之间宁固多,旦正衣冠暮成执。
前规旧辙不远人,呜呼季子其肯立。
吴民犹有德吴心,庙貌相望在封邑。
怀古令人忆惨悽,日落疏林风习习。
佛舍静不喧,求心知有趣。
谁言幽人迹,寂寥为善住。
太师说法地,何为号安素。
安得此粗言,令人起惊悟。
既不起灭定,宜已堕诸数。
不说福德多,冥冥知正度。
念复□饶益,能仁起兹护。
独示医王功,岂为有生故。
伊音究法乐,清言对芳树。
何日敝庐归,过汝穷朝暮。
何事劳心四愁望,侧身泰山日东向。
君子九夷犹可居,已谋筑室金溪上。
距江蓝舆才两舍,绕郭屏风列千嶂。
门中翰墨傅风流,自为师友相赓唱。
曹氏声名父子间,谢家文章弟兄行。
古人至乐盖在斯,得意未肯博公相。
顿挫万象归毫端,雕刻丹青尽名状。
古风严重周庙鼎,小律软美楚人酿。
居人恻恻盈锦囊,游子篇篇出惊浪。
苦心颇恨语不工,故实仍嗟老多忘。
惫休矍铄空据鞍,锐勇终输少年将。
主盟定霸益勉旃,少陵勋名何可量。
道卿诗思清如水,披衣霜夜吟寒星。
意深调苦悲万古,平明寄与钟子听。
北窗病客爽心骨,若饮甘露枯肠盈。
嗟夫世故玩形器,智者营役奔风霆。
区畛大小各尔志,不可慕者鸿冥冥。
吾于世珍粗有觉,未逢烛理瘖不鸣。
短篇讲好聊写意,弱赵安敢当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