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
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踏雪行。
鹤氅毳疏无实事,木棉花冷得虚名。
宴安往往叹侵夜,卧稳昏昏睡到明。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
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踏雪行。
鹤氅毳疏无实事,木棉花冷得虚名。
宴安往往叹侵夜,卧稳昏昏睡到明。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新得到一件温暖的绫袄,并通过对比贫寒百姓的处境,表达了一种社会关怀之情。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朴实而不失优美。
“水波文袄造新成”一句,形容绫袄柔软如同水波,给人以温暖的感觉。接着,“绫软绵匀温复轻”进一步描写了绫袄的质地和手感,既强调了其质料上的柔软,也表达了穿在身上的舒适与温暖。
“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蹋雪行”则是诗人对这件新得的绫袄如何享用的描述。早上起来就喜欢抱着它坐在向阳的地方,晚上出去时也不妨用它来抵御寒冷。
“鹤氅毳疏无实事,木棉花冷得虚名”这两句通过对比一些看似华丽但实际并无多少作用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徒有其表的东西的不屑一顾。
而“宴安往往欢侵夜,卧稳昏昏睡到明”则透露出诗人在温暖的绫袄中享受着夜晚的安宁与舒适。
然而,在这温馨自得之中,诗人的心中并未忘记那些生活在寒冷中的百姓。他通过“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煖亦何情”两句表达了对这些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关怀。
最后,“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则是诗人的一种愿望,希望能够有足够大的衣物去温暖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就像用巨大的布匹去覆盖整个城市一样。这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慷慨,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和责任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既描绘了个人生活中的小确幸,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于更广大社会问题的深刻认识和同情之心。
万尘自远,径松存、彷佛斜川深意。
乌石冈边犹记得,竹里吟安一字。
暗叶禽幽,虚阑荷近,暑薄迟花气。
行行且止,枯瓢枝上闲寄。
不恨老却流光,可怜归未得,翻恨流水。
落落岭头云尚在,一笑生涯如此。
树老梅荒,山孤人共,隔浦船归未。
划然长啸,海风吹下空翠。
蟾窟研霜,蜂房点蜡,一枝曾伴凉宵。
清气初生,丹心未折,浓艳到此都消。
避风归去,贮金屋、妆成汉娇。
粟肌微润,和露吹香,直与秋高。小山旧隐重招。
记得相逢,古道迢遥。
把酒长歌,插花短舞,谁在水国吹箫。
馀音何处,看万里、星河动摇。
广庭人散,月淡天心,鹤下银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