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飞时与君别,南楼把酒看明月。
月似当年离别时,柳絮如君何处飞。
千书百书要相就,思君不见令人瘦。
念君情意只如初,顾我形骸已非旧。
朝来有信渡黄河,雁足系书多网罗。
城南城北芳草多,月明如此奈愁何。
柳絮飞时与君别,南楼把酒看明月。
月似当年离别时,柳絮如君何处飞。
千书百书要相就,思君不见令人瘦。
念君情意只如初,顾我形骸已非旧。
朝来有信渡黄河,雁足系书多网罗。
城南城北芳草多,月明如此奈愁何。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痛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开篇即以"柳絮飞时与君别"设定了情感的基调,柳絮飘落,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同时也是离别的隐喻。"南楼把酒看明月"则是诗人在离别之际,以酒为伴,对月而感慨。
接着,"月似当年离别时,柳絮如君何处飞"两句,通过对比,将现实中的明月与往昔的离别相联系,再次强调了思念之深。诗人将自己的思念比作柳絮,不知飘向何方,正如自己不知亲人目前所在。
"千书百书要相就,思君不见令人瘦"表达了诗人阅读众多书籍以求心灵的慰藉,但终究无法排遣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思念之深,使人变得消瘦。
"念君情意只如初,顾我形骸已非旧"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情感依然如故,但身体却因岁月的流逝而有了改变,这种对比更显得离别之痛。
"朝来有信渡黄河,雁足系书多网罗"一段,通过信件和远方传递的情感联系,诗人将自己的思念托付于飞鸿,而信件如网罗一般,将情感牢牢地绑定在心中。
最后,"城南城北芳草多,月明如此奈愁何"两句,以丰美的春天景色和明亮的月光为背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亲人的无尽思念和无法排解的忧愁。
哭子子不知,况复不能哭。
眼中伤心人,殆将剩吾独。
哭子哭无泪,无泪还无声。
恍恍一寸目,不见天日明。
枯索坐庭奥,模子神与形。
但恐后时忆,时久难为凭。
大块各朽炭,吾漆子为胶。
赤手战天下,倚子同宝刀。
宝刀青熊熊,其芒照六合。
六合黯无色,天当为子泣。
天泣吾不闻,闻者雨淋㵫。
长芦倡女大市行,步摇瑟瑟罗裙声。
风鬟疏袅烟蝉轻,冰纨斜障双睇青,向人送笑相目成。
侬家住何里,第一城南古瓦子。
西营军头持门户,不畏州官索钱纸。
槟榔新红蘋婆紫,解橐但有沽酒需,安稳留欢醉忘死。
楼上烛,鸳鸯飞,楼外月,乌鸦啼。
君不见江南荡子无家归,垫砖作枕芦为衣,城门独宿风凄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