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二首·其二》
《偈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释圆玑   形式: 偈颂  押[蒸]韵

无学庵中老,平生百不能。

忖思多幸处,至老得为僧。

(0)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僧人释圆玑的《偈二首》之二,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修行生活的深刻感悟。

“无学庵中老”,庵,即为僧侣居住的寺庙或小屋。诗人以“无学”为庵名,暗示自己在修行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领悟,直到年老仍未能完全参透佛法的奥义。这句透露出一种谦逊与自省的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修行之路漫长而艰难的感慨。

“平生百不能”,“百不能”在这里并非指具体的技能或知识,而是泛指各种能力。诗人以此表达自己一生中未能掌握或实现的事物众多,充满了遗憾和无奈。这不仅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也暗含了对人生无常、追求难以圆满的深刻理解。

“忖思多幸处”,忖思,思考之意。诗人在此转折,从对自己的不满转向对生活中幸运之处的反思。他意识到,在人生的旅途中,尽管有许多未能达成的愿望和遗憾,但仍然存在着值得感激和珍惜的时刻。这种转变体现了佛教中“苦乐相倚”的哲学思想,即痛苦与快乐是相互依存的,无法完全分离。

“至老得为僧”,最终在老年时得以成为僧侣,对于诗人来说,或许是一种解脱,一种对生命意义的重新发现。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修行生涯的肯定,也蕴含着对晚年平静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修行以及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它既是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也是对生命本质的探索,体现了佛教文化中关于自我反省、接受无常以及寻求内心平静的哲学理念。

作者介绍

释圆玑
朝代:宋

释圆玑(一○三六~一一一八),俗姓林,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六得度,游东吴,依天衣怀禅师。怀殁,师事黄檗南禅师,与俱迁黄龙寺。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南殁,辞去。年四十八住洪州翠岩寺,又十年住金陵圆通寺。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移住保宁寺。政和五年(一一一五),易保宁为神霄宫,即日退,庵于城南。政和八年卒,年八十三。事见《禅林僧宝传》卷三。今录诗三首。
猜你喜欢

吴刀断水水难分,藉景忘忧忧转频。

丹棘空长辞草鹿,白头犹见倚门人。

渐邻恶雪屠冬候,别字黄花扰馔辛。

叶上有虫秋唧唧,汝南伤别北堂辰。

(0)

寿蒲谷方伯

紫薇行省使,绿蒲谷口人。

夙有神仙气,聊随车马尘。

居深山共远,意适草俱春。

驾鹤罗浮顶,行看狎子真。

(0)

凤凰台上忆吹箫.画中侧面琵琶美人

湖石阴中,栟榈影外,天然一个宫娃。

悄无人与共,自弄琵琶。

拨扫忽成抖擞,恍摇却、钿翠鬟雅。

如花畔,蜂撩未定,战杀其花。

匀搽梨腮双靥,那半面,刚被这半面相遮。

问何时展过,得见些些。

除是递将红叶,应回流水之涯。

俄成讶,缘来画也,一笑看差。

(0)

如梦令.宝珠斋饭罢箸响碗寂为作一偈时宿东天目

两只脚挨转磨。一副牙关嚼错。

连日施药医人,大似把船放舵。错过。错过。

莫被宝公瞧破。

(0)

抱琵琶偶伫蕉阴美人

离宫给事小青衣,催送琵琶向琐帏。

行到芭蕉忽回想,去年此日嫁明妃。

(0)

咏画四首·其二夏

城市或嚣炎,在野心不热。

意欲施茶汤,行人他处渴。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