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子子不知,况复不能哭。
眼中伤心人,殆将剩吾独。
哭子哭无泪,无泪还无声。
恍恍一寸目,不见天日明。
枯索坐庭奥,模子神与形。
但恐后时忆,时久难为凭。
大块各朽炭,吾漆子为胶。
赤手战天下,倚子同宝刀。
宝刀青熊熊,其芒照六合。
六合黯无色,天当为子泣。
天泣吾不闻,闻者雨淋㵫。
哭子子不知,况复不能哭。
眼中伤心人,殆将剩吾独。
哭子哭无泪,无泪还无声。
恍恍一寸目,不见天日明。
枯索坐庭奥,模子神与形。
但恐后时忆,时久难为凭。
大块各朽炭,吾漆子为胶。
赤手战天下,倚子同宝刀。
宝刀青熊熊,其芒照六合。
六合黯无色,天当为子泣。
天泣吾不闻,闻者雨淋㵫。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为悼念去世的儿子所作,情感深沉,哀婉动人。诗中通过描述父亲对儿子的深切思念和无法言说的痛苦,展现了丧子之痛的沉重与难以承受。
首句“哭子子不知,况复不能哭”,直接点出主题,表达了父亲在失去儿子后的悲痛之情,连哭泣都无法表达内心的痛苦。接下来,“眼中伤心人,殆将剩吾独”一句,进一步描绘了父亲眼中的亲人越来越少,只剩下自己一人面对孤独的场景,强化了丧子带来的孤独感。
“哭子哭无泪,无泪还无声”则形象地表现了父亲在极度悲伤中,即使想哭也哭不出来,声音也变得无力,无法发出任何声响。这种无声的痛苦更加深了读者对父亲内心深处的悲痛的理解。
“恍恍一寸目,不见天日明”用夸张的手法,形容父亲的眼睛仿佛失去了光明,看不见世界的明亮,生动地描绘了失去儿子后父亲心灵上的黑暗与迷茫。
“枯索坐庭奥,模子神与形”这一句,通过“枯索”和“庭奥”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父亲坐在家中,内心如同枯萎的植物,精神世界陷入深深的寂寞与空虚之中。
“但恐后时忆,时久难为凭”表达了父亲担心随着时间的流逝,对儿子的记忆会逐渐模糊,难以寄托哀思的情感。
“大块各朽炭,吾漆子为胶”运用比喻,将大地比作朽炭,而自己则将儿子的情感比作胶水,强调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即使时间流逝,这份情感也不会消失。
“赤手战天下,倚子同宝刀”描绘了父亲在失去儿子后,如同赤手空拳面对世界的艰难,而儿子的存在如同他的宝刀,给予了他力量和勇气。
“宝刀青熊熊,其芒照六合”形容儿子如同一把锋利的宝刀,光芒四射,照亮了整个天地,象征着儿子的生命虽然短暂,却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六合黯无色,天当为子泣”表达了失去儿子后,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色彩,天空也为之哭泣,强调了儿子的离去对父亲以及整个世界的影响。
“天泣吾不闻,闻者雨淋㵫”最后两句,表达了父亲在听到天哭泣的声音时,却无法听到,只有旁观者能感受到这份哀伤,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失去儿子后,父亲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丧子之痛的复杂与深刻,读来令人动容。
花底忽闻敲两桨。
逡巡女伴来寻访。
酒盏旋将荷叶当。
莲舟荡。
时时盏里生红浪。
花气酒香清厮酿。
花腮酒面红相向。
醉倚绿阴眠一饷。
惊起望。
船头阁在沙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