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芦倡女大市行,步摇瑟瑟罗裙声。
风鬟疏袅烟蝉轻,冰纨斜障双睇青,向人送笑相目成。
侬家住何里,第一城南古瓦子。
西营军头持门户,不畏州官索钱纸。
槟榔新红蘋婆紫,解橐但有沽酒需,安稳留欢醉忘死。
楼上烛,鸳鸯飞,楼外月,乌鸦啼。
君不见江南荡子无家归,垫砖作枕芦为衣,城门独宿风凄凄。
长芦倡女大市行,步摇瑟瑟罗裙声。
风鬟疏袅烟蝉轻,冰纨斜障双睇青,向人送笑相目成。
侬家住何里,第一城南古瓦子。
西营军头持门户,不畏州官索钱纸。
槟榔新红蘋婆紫,解橐但有沽酒需,安稳留欢醉忘死。
楼上烛,鸳鸯飞,楼外月,乌鸦啼。
君不见江南荡子无家归,垫砖作枕芦为衣,城门独宿风凄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生活画卷,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长芦倡女在大市行中的生活场景。
首先,诗中通过“长芦倡女大市行”点明了地点和人物身份,倡女在大市行中行走,展现了一种自由奔放的生活态度。接着,“步摇瑟瑟罗裙声”描绘了倡女行走时裙摆轻轻摇曳的景象,以及她们身上的装饰品发出的悦耳声响,营造出一种欢快热闹的氛围。
“风鬟疏袅烟蝉轻,冰纨斜障双睇青”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倡女的发髻比作随风飘动的烟云,眼睛如同碧绿的冰纨,形象地描绘了她们的美丽与灵动。同时,“向人送笑相目成”则展现了倡女之间亲密无间的交流,以及她们对周围环境的自然反应,体现了她们的自信与魅力。
接下来,“侬家住何里,第一城南古瓦子”两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了倡女居住的具体地点——城南的古瓦子,暗示了她们生活的环境可能并不富裕,但依然充满活力与希望。
“西营军头持门户,不畏州官索钱纸”则描绘了军头在市井中的形象,他们手持门户,不惧怕官府的勒索,展现出一种独立自主的精神风貌。
“槟榔新红蘋婆紫,解橐但有沽酒需”描述了市井中的日常情景,人们手中拿着新鲜的槟榔和紫色的蘋婆,只为了满足饮酒的需要,体现了生活的简单与纯粹。
“安稳留欢醉忘死”一句,表达了人们在市井生活中寻求快乐与解脱的心态,即使面对生活的艰辛,也能找到片刻的欢愉。
最后,“楼上烛,鸳鸯飞,楼外月,乌鸦啼”通过景物的对比,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而“君不见江南荡子无家归,垫砖作枕芦为衣,城门独宿风凄凄”则揭示了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孤独,与前面的欢乐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市井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代社会的一个侧面,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底层人民命运的同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
朝闻讲艺馀,晨省拜恩初。
训胄尊庠序,荣亲耀里闾。
朱丹华毂送,斑白绮筵舒。
江上春流满,还应荐跃鱼。
吾从释迦久,无上师涅槃。
探道三十载,得道天南端。
非胜适殊方,起諠归理难。
放弃乃良缘,世虑不曾干。
香界萦北渚,花龛隐南峦。
危昂阶下石,演漾窗中澜。
云盖看木秀,天空见藤盘。
处俗勒宴坐,居贫业行坛。
试将有漏躯,聊作无生观。
了然究诸品,弥觉静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