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窟研霜,蜂房点蜡,一枝曾伴凉宵。
清气初生,丹心未折,浓艳到此都消。
避风归去,贮金屋、妆成汉娇。
粟肌微润,和露吹香,直与秋高。小山旧隐重招。
记得相逢,古道迢遥。
把酒长歌,插花短舞,谁在水国吹箫。
馀音何处,看万里、星河动摇。
广庭人散,月淡天心,鹤下银桥。
蟾窟研霜,蜂房点蜡,一枝曾伴凉宵。
清气初生,丹心未折,浓艳到此都消。
避风归去,贮金屋、妆成汉娇。
粟肌微润,和露吹香,直与秋高。小山旧隐重招。
记得相逢,古道迢遥。
把酒长歌,插花短舞,谁在水国吹箫。
馀音何处,看万里、星河动摇。
广庭人散,月淡天心,鹤下银桥。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宴会图景。"蟾窟研霜,蜂房点蜡"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春夜的静谧与温馨,一枝花在凉宵中曾经伴随着主人。此时清新之气初生,那颗丹心尚未受挫,浓艳的色彩至此皆已消散。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致的赞美。
接着"避风归去,贮金屋、妆成汉娇"则是描写宴会结束后,人们回归金碧辉煌的宫殿,佳人已经妆扮一新,显得格外娇媚。"粟肌微润,和露吹香,直与秋高"中的"粟肌"指的是美人的肌肤,如同稻米般细腻光滑,而"和露吹香"则是春风中带着露水的清新气息,与秋天的高远相得益彰。
"小山旧隐重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向往,似乎在呼唤那宁静的小山之隅。紧接着"记得相逢,古道迢遥"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在长安大道上的邂逅,如今只剩下回忆。
"把酒长歌,插花短舞,谁在水国吹箫"则是宴会中的欢乐场景,人们举杯长歌,或是在水边之国中有人吹奏着箫。"馀音何处, 看万里、星河动摇"中,那悠扬的箫声似乎来自遥远的地方,让人不禁仰望星辰,感受到宇宙的浩瀚与自我的渺小。
最后"广庭人散,月淡天心,鹤下银桥"描绘了宴会结束后,人们散去,广阔的庭院中只剩下淡淡的月光照耀着那份宁静,而鹤在银白的桥上缓缓行走。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宴会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讴歌,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
四海黄花,文采风流,于今尚存。
直澹翁诗句,大羹玄酒,名家书法,流水行云。
泗上青山,枫林丹叶,书破晴空月一轮。
余尝见,把君髯摇动,特地精神。
谢君雅意殷勤。
便付与同僚更可人。
爱紫筠真节,柄才到手,轻罗缟面,影不离身。
纵使当年,石城风起,不怕庚公千丈尘。
难忘处,正午天如火,凉满衣巾。
君按西秦,我走东秦,一尊共开。
恨匆匆行色,无多款曲,区区别语,未易安排。
百二关河,三千道路,前岁如今曾往回。
但休问,过潼关北去,都是诗材。
公余应见青崖。
怕念我、兹游无好怀。
□也知巧宦,常居要地,其如公论,不用非才。
北渚光中,华峰影里,放得婆娑亦快哉。
三年里,尽平分烟景,抖擞尘埃。
旧时来往燕都,为花常向花前醉。
十年一梦,鬓丝如许,尚余情味。
曾见君家,后园深处,满栽姚魏。
恨匆匆过了,寻芳时候,又早是、春归际。
只想十分憔悴。
说两株、吐花犹未。
曲栏干凭,朝酣不语,为谁凝思。
拟合金*,清平妙曲,与渠相慰。
怕今宵,便有无情风雨,作遮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