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轻舟出浦烟,芦花枫叶满霜天。
逃禅尚堕耽山癖,投老同为去国怜。
湖柳或思张绪后,草堂争似少陵迁。
桃花倘引寻春入,不愿人间说代年。
一片轻舟出浦烟,芦花枫叶满霜天。
逃禅尚堕耽山癖,投老同为去国怜。
湖柳或思张绪后,草堂争似少陵迁。
桃花倘引寻春入,不愿人间说代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离愁的画面。首句“一片轻舟出浦烟”,以轻舟破晓时分从雾气中驶出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淡淡的离别氛围。接着,“芦花枫叶满霜天”一句,通过芦花与枫叶在霜天中的盛放,不仅渲染了季节的变换,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逃禅尚堕耽山癖,投老同为去国怜。”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遁世生活的向往与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诗人似乎在逃避世俗的束缚,却仍旧难以割舍对山林的喜爱和对国家的深情。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矛盾的情感愈发强烈,既渴望隐逸,又心系故土。
“湖柳或思张绪后,草堂争似少陵迁。”这里引用了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张绪是东晋时期著名的美男子,而杜甫(少陵)则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人将自己比作张绪之后的湖边柳树,以及杜甫迁徙后的草堂,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异乡,但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最后,“桃花倘引寻春入,不愿人间说代年。”诗人想象着如果桃花能引导人们找到春天,他则不愿在人世间谈论岁月的更迭,流露出对永恒美好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内心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历史、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玉妃整佩,绛节参差御。
一笑唤春回,正江南、天寒岁暮。
孤标独立,占断世间香,云屋冷,雪篱深,长记西湖路。
人间尘土,不是留花处。
羌管一声催,碎琼瑶、纷纷似雨。
枝头著子,聊与世调羹,功就后,盍归休,还记来时不。
天地忽昼晦,四山泼墨浓。
而我行其间,宛如所翁龙。
大风吹倒人,欲避无所容。
有翼不得张,狂走急雨中。
数里乃一息,如出鲛人宫。
老树道边拜,疑我行雨工。
过午上五岭,攀缘入青空。
仰视万山巅,有气如炊笼。
下视田间白,云此锄田农。
兹行岂不苦,奇观亦已雄。
惜哉如此山,不与晓景逢。
不晓韩吏部,登华哭途穷。
朔风吹沙淮浪白,二十四桥沉冷月。
颠雷夜半撼芜城,雪萼琼丝破空碧。
金瓶岁岁献君王,玉罂泛酒莲花香。
明光殿闭沙漠远,人自无情花断肠。
落蕊飞天识天路,何如拔树飞升去。
唐昌游女再归来,城中只卖琼花露。
江南俘客吟如叫,想像裁词不成调。
天宫夜宴按霓裳,玉女擎花紫皇笑。
行到篱边地满霜,曩时物物已非常。
自怜失意秋风后,独有寒花不改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