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衫重懒提笔。双扼臂,卸来轻。
平头吹蜡炙铜笙。叶底弄莺声。
无好意,唤与顺郎听。
织金衫重懒提笔。双扼臂,卸来轻。
平头吹蜡炙铜笙。叶底弄莺声。
无好意,唤与顺郎听。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慵懒而闲适的画面。"织金衫重懒提笔",诗人穿着华丽的织金衫,却因衣料厚重而懒得拿起笔墨,流露出一种富贵闲逸的气息。接下来的"双扼臂,卸来轻",通过动作细节,暗示了诗人放下繁琐事务后的轻松感。"平头吹蜡炙铜笙",描绘了他在烛光下吹奏铜笙的场景,营造出宁静的夜晚氛围。
"叶底弄莺声"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诗人沉浸在自然的鸟鸣声中,生活节奏缓慢而惬意。最后两句"无好意,唤与顺郎听",透露出诗人此刻心境并非欢愉,而是带着一丝淡淡的忧郁或思念,想要将这份心境分享给远方的"顺郎",但又似乎并不期待回应,更显孤独。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贵族闲人的日常生活,展现了清闲背后的淡淡愁绪,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枯寒生晚,复何似、张绪少年时意。
薄命不逢何至此,满眼啼妆龋齿。
城是城非,年来年去,万八千能几。
半痴半了,更痴儿计孙计。
回首仕已半生,仕何如已,已矣羞拈起。
幸有橘丸丸日大,且复从公围戏。
若论弹文,更书谤箧,吾历无馀纸。
多年致仕,大都有甚恩例。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漫忆海门飞絮。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
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二人皆北去。苏堤尽日风和雨。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
海滨蓑笠叟,驼背曲、鹤形臞。
定不是凡人,古来贤哲,多隐于渔。
任公子、龙伯氏,思量来岛大上钩鱼。
又说巨鳌吞饵,牵翻员峤方壶。磻溪老子雪眉须。
肘后有丹书。被西伯载归,营丘茅土,牧野檀车。
世间久无是事,问苔矶、痴坐待谁欤。
只怕先生渴睡,钓竿拂著珊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