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蓑笠叟,驼背曲、鹤形臞。
定不是凡人,古来贤哲,多隐于渔。
任公子、龙伯氏,思量来岛大上钩鱼。
又说巨鳌吞饵,牵翻员峤方壶。磻溪老子雪眉须。
肘后有丹书。被西伯载归,营丘茅土,牧野檀车。
世间久无是事,问苔矶、痴坐待谁欤。
只怕先生渴睡,钓竿拂著珊瑚。
海滨蓑笠叟,驼背曲、鹤形臞。
定不是凡人,古来贤哲,多隐于渔。
任公子、龙伯氏,思量来岛大上钩鱼。
又说巨鳌吞饵,牵翻员峤方壶。磻溪老子雪眉须。
肘后有丹书。被西伯载归,营丘茅土,牧野檀车。
世间久无是事,问苔矶、痴坐待谁欤。
只怕先生渴睡,钓竿拂著珊瑚。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海滨的高士形象。"蓑笠叟"指的是戴着草笠子的老翁,"驼背曲、鹤形臞"则形容其身体佝偻如驼峰,手脚细长似鹤立,显示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明这位高士绝非普通之辈,而是古来那些贤哲隐逸之士。
"任公子、龙伯氏"两位都是历史上的高士形象,他们选择了岛屿生活,专注于钩鱼,这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是诗人向往的理想状态。接下来的"巨鳌吞饵,牵翻员峤方壶"则是对渔父技艺的一种夸张描述,显示出其在海中钓鱼的非凡本领。
"磻溪老子雪眉须"形容的是一位长着白眉须的老人,这位老子可能就是诗中的隐士,而"肘后有丹书"则暗示这位老者可能掌握着某种仙丹秘诀。"被西伯载归,营丘茅土,牧野檀车"表明他曾经受到过朝廷的礼遇,但最终选择了归隐。
最后两句"世间久无是事,问苔矶、痴坐待谁欤"表达了诗人对于渔父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这位高士的等待。尾句"只怕先生渴睡,钓竿拂著珊瑚"则是一种担忧和祝愿之词,希望渔父能够安然入睡,而不至于因为渴睡而影响到他的钓鱼。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俗纷倦城肆,放浪怀林莽。
命赏来芳讯,探奇恊幽想。
萧条南苑际,中夏犹凄爽。
雨霁绿泉生,风惊白云上。
禽鱼行盼睐,水木坐俯仰。
梁栋下阴霏,房栊递哀响。
沦飘病转剧,偃蹇年日长。
名山仍未去,末路竟何往。
故人念相慰,贱子拟自广。
旦日伫登临,愿言操几杖。
淮南玉为碗,西京金作枝。
未若兹灯丽,擅巧昆明池。
霏微状蝉翼,连娟侔网丝。
烟空不碍视,雾弱未胜持。
碧水点葱郁,彩石染萎蕤。
霞叠有无色,云攒深浅姿。
焚兰发香气,对烛映红滋。
明月讵须侈,夜光方可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