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编香外雨瓢翻,翰墨场中春日暄。
文到工时疑有助,道逢极处本无言。
当年谁可辈任昉,后世人方怪屈原。
勿谓词章真小技,精粗徼妙岂殊根。
简编香外雨瓢翻,翰墨场中春日暄。
文到工时疑有助,道逢极处本无言。
当年谁可辈任昉,后世人方怪屈原。
勿谓词章真小技,精粗徼妙岂殊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与之所作,题为《文到》。诗中通过描绘写作过程中的情景,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首句“简编香外雨瓢翻”,形象地刻画了作者在书香四溢的环境中挥毫泼墨,仿佛连雨滴都融入了创作的氛围。接下来,“翰墨场中春日暄”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温暖和创作的热情。
诗人认为,当文章达到精巧之时,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辅助,而大道至理往往无需多言,意在言外。“文到工时疑有助,道逢极处本无言”这两句揭示了创作的微妙之处:越是技艺精湛,越能感受到内在的引导,无需过多的言辞来表达。
诗人以任昉和屈原为例,暗示自己对于文学传统的敬仰和对创新精神的追求:“当年谁可辈任昉,后世人方怪屈原”。他提醒读者,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诗词技艺,也有其深厚底蕴和无穷奥妙。
最后两句“勿谓词章真小技,精粗徼妙岂殊根”强调,不应轻视文学创作,无论是精细之处还是宏大之理,其根本都是相通的,都需要精心雕琢和深入领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对技艺精益求精的追求,以及对传统与创新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文学见解。
种杞聊当篱,居然布稠翠。
共托膏土中,原难遏生意。
乱草相结纠,不芟亦非累。
每有邻儿群,驱羊就阴睡。
菲材天与完,适用贱皆贵。
萧瑟流民居,仗尔作屏卫。
近复风雨凉,清宵领蛩味。
微质供自娱,庶乎谢谗忌。
鸥语絮明渌,意似怜弱菱。
莫疑矶水凉,春蔼浮上层。
疏荭倚其侧,留与蝴蝶矜。
蝴蝶轻五铢,风过衣难胜。
中流眄群妙,抱篴低舷凭。
笑彼呴沫鱼,唼我吴衫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