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下樊溪,江南正清泻。
晓登巴河岸,极目望春野。
步寻修竹寺,古木争偃亚。
云昔孙仲谋,刑牲致师祃。
雄图邈已矣,英概足悲咤。
石梯造云雾,丹白开广厦。
山僧安寂寞,畏冷不出舍。
劳生遇閒境,顿使我心写。
晚江平若席,风势欲相借。
扁舟下樊溪,江南正清泻。
晓登巴河岸,极目望春野。
步寻修竹寺,古木争偃亚。
云昔孙仲谋,刑牲致师祃。
雄图邈已矣,英概足悲咤。
石梯造云雾,丹白开广厦。
山僧安寂寞,畏冷不出舍。
劳生遇閒境,顿使我心写。
晚江平若席,风势欲相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南的春日游历之景。诗中以"扁舟下樊溪,江南正清泻"开篇,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画面。接着"晓登巴河岸,极目望春野"表达了诗人对广阔春色无限眷恋之情。
在"步寻修竹寺,古木争偃亚"一句中,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通过"古木"这一意象,传递出历史的沉重感和时间的流转。紧接着"云昔孙仲谋,刑牲致师祃",则是对历史人物、事件的一种回忆与追思。
"雄图邈已矣,英概足悲咤"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英雄事迹的缅怀和感慨。随后"石梯造云雾,丹白开广厦"一句,则是对自然景观与寺院建筑的一种描绘,同时也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而在"山僧安寂寞,畏冷不出舍"中,诗人通过山僧这一形象,表达了一种宁静淡泊、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紧接着"劳生遇閒境,顿使我心写"一句,则是对这种环境与心灵交流的一种体验。
最后两句"晚江平若席,风势欲相借",则是在描绘景色之余,诗人又一次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仿佛大自然也在向他低语,传递着某种深远的信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人物及寺院环境的描述,体现出诗人对于生活、历史、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和哲思。
安排常任性,偃卧晚开户。
樵客荷蓑归,向来春山雨。
残云虹未落,返景霞初吐。
时鸟鸣村墟,新泉绕林圃。
尧年尚恬泊,邻里成太古。
室迩人遂遥,相思怨芳杜。
俱为落第年,相识落花前。
酒泻两三盏,诗吟十数篇。
行岐逢塞雨,嘶马上津船。
树影高堂下,回时应有蝉。
飘蓬多塞下,君见益潸然。
迥碛沙衔日,长河水接天。
夜泉行客火,晓戍向京烟。
少结相思恨,佳期芳草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