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为落第年,相识落花前。
酒泻两三盏,诗吟十数篇。
行岐逢塞雨,嘶马上津船。
树影高堂下,回时应有蝉。
俱为落第年,相识落花前。
酒泻两三盏,诗吟十数篇。
行岐逢塞雨,嘶马上津船。
树影高堂下,回时应有蝉。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朋友间的惜别之情。"俱为落第年,相识落花前"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相识是在彼此都经历了科举考试失败的岁月里,落花往往象征着青春易逝和时光流转,这里的落花则是对友情深厚的一种比喻。"酒泻两三盏,诗吟十数篇"写出了朋友们在一起饮酒作诗的场景,表达了他们相聚时的情感交流和文学创作的热烈。
"行岐逢塞雨,嘶马上津船"则描绘了一种离别的艰难旅途,岐山与塞雨共同营造出一种险峻而又萧瑟的自然景象,而嘶马上津船则显示了主人公不畏艰难,仍旧在继续前行。这里的“送别”主题更加深刻。
"树影高堂下,回时应有蝉"这两句诗,则写出了一个温馨而又有些许寂寞的家园场景。树影投射在高堂之下,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而“回时应有蝉”则预示着夏夜将至,蝉鸣声中充满了对归来的期待与等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有些许哀愁的情怀。诗人在送别之际,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更透露出一种生命中的无常与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态度。这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和哲理的美丽诗篇。
长年见梅花,每与梅花醉。
今年见梅花,当为梅花泪。
梅花自奇绝,人事如今别。
花下一徘徊,若听梅花说:“不愿傍官驿,驿外尘飞多马迹。
几番驿使入南来,南枝折尽花狼藉。
不愿在深宫,娥眉人去寿阳空。
缤纷檐下花飞片,不上宫妆入草丛。
不愿在西湖,旧日逋仙迹已芜。
可惜暗香疏影处,新来多是拾樵苏。
不愿近东阁,无人更管花开落。
黄昏风雨锁朱门,和羹人半归沙漠。
只愿开向千岩窟,饕虐凭陵任风雪。
花香不掩战士魂,花飞不点流民骨。
”吟翁索笑痴更痴,岂识梅花欲避时。
骚经一字不拈出,灵均与我深相知。
二亲已没逾两月,中夜西窗梦颜色。
梦中相见不须臾,觉来血泪空沾臆。
秋宵一何长,我梦一何短。
黄泉茫茫亲不返,白日飘飘岁云晚。
我哭亲不闻,亲来我不见。
难招死后魂,尚想生前面。
揽衣起坐寂无语,窗外潇潇落寒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