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僧构亭山之麓,旋结茅蓬架园竹。
千年岩树怪枝虬,十亩龙池春水绿。
閒移宾榻向松轩,一坐清风香馥郁。
谁为漱石枕流人,老此优游避喧俗。
山僧构亭山之麓,旋结茅蓬架园竹。
千年岩树怪枝虬,十亩龙池春水绿。
閒移宾榻向松轩,一坐清风香馥郁。
谁为漱石枕流人,老此优游避喧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隐逸生活的画面。诗人苏颂在山脚下的山僧所建茅亭中,享受着宁静的时光。茅蓬简朴而雅致,周围是茂密的竹林和千年古树,枝干奇特如龙,映衬着十亩清澈见底的龙池,春水碧绿。诗人悠闲地将卧榻移至松轩,感受着清风拂面,满溢着芬芳。他自比为漱石枕流的人,意指超脱尘世,乐于在此处悠然度日,避开世俗的喧嚣。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迷漫兵气,寥落吟朋,故都秋老。
尚远重阳,黄花雨洗开又早。
且喜清节传杯,对蕙炉烟袅。
凉入疏帘,醉来聊展幽抱。
坛坫晨星,最低徊、旧痕鸿爪。
散萍风聚,松筠还期共保。
几许兰成哀怨,付盍簪新稿。
珍惜余欢,晚晴红射林表。
朱邸留春,名园近水,树色沙堤旧路。
佳约趁、轻阴障日,俊游隔、薄寒滞雨。
念千枝、绣幄云稠,只怅望、杨柳楼台深处。
怕过了芳期,晴阑迟倚,已是残红飘舞。
访竹应知从问主。有棣萼诗编,余香常住。
题襟记、花前尽续,婪尾宴、酒边谁诉。
对年年、紫陌薰风,为杜老行吟,销将愁苦。
愿胜赏平泉,明年重践,莫遣韶华空去。
忽忽韶光似梦中。又花发,粉墙东。
琼枝新茁转葱茏。香魂返,蕊珠宫。
满庭葵麦还撩乱,觅花下,故人踪。
残芳偏傍夕阳红。惜丝鬓,负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