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台气概汾阳裔,赤骥腾骧彩凤飞。
吏鞅晚淹彭泽米,酒钱春典杜陵衣。
西山手板情还适,东里角巾身不归。
空有遗文落人世,朱弦声绝赏音稀。
燕台气概汾阳裔,赤骥腾骧彩凤飞。
吏鞅晚淹彭泽米,酒钱春典杜陵衣。
西山手板情还适,东里角巾身不归。
空有遗文落人世,朱弦声绝赏音稀。
这首诗是对故人郭祥卿的怀念和纪念,通过多个意象展现了对逝者的追思与怀旧之情。燕台气概汾阳裔,开篇即设定了一种宏伟壮丽的意境,燕台指的是古代燕昭王修建的楼台,而“汾阳裔”则是指山西汾阳一带,这里借用来描绘郭祥卿的气质和风范。赤骥腾骧彩凤飞,则是在形容郭祥卿的英俊才华,宛如神驹一般腾空,彩凤般在文学天地中翱翔。
吏鞅晚淹彭泽米,酒钱春典杜陵衣,是诗人通过物象来表达对故人的思念。吏鞅指的是官府的印信,彭泽米则是古代的一种度量单位,这里暗示郭祥卿在世时曾有过忙碌和贡献。而酒钱春典杜陵衣,则是在描绘他们共同生活过的情景,杜陵衣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服饰或礼仪。
西山手板情还适,东里角巾身不归,是在表达对故人无法见面的哀愁。西山和东里都是地名,但这里更是用来形容相隔遥远的距离,而“手板”和“角巾”则可能是某种特定的物品或装饰,代表了诗人的情感寄托。
空有遗文落人世,朱弦声绝赏音稀,是在表达对郭祥卿留下的文学作品的赞美,以及自己对于这些作品无法充分欣赏的遗憾。朱弦指的是古代音乐中的弓弦,而“声绝”则是指声音停止,这里象征着郭祥卿的声音、他的诗歌已经不再能为世人所听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故人的物化记忆和情感寄托,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之情。诗中多处使用了古代事物作为意象,使得整首诗洋溢着浓厚的古典文化氛围,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在词采上对传统文学的深入挖掘和运用。
真人昔时归旧里,基承十世岁三豕。
嘉靖十八年己亥。
今日不见庆云宫,兵家纵横住其中。
箜篌羯鼓羌笛塞。薄暮凄凉听不得。
行道咨嗟叹者谁,大父皆是沛中儿。
宫中种菜不种黍,乱挖土蚕掘野鼠。
当时飞鸟不敢宿,椎牛满处堆牛骨。
民家有地官为勘,官地无主人自占。
营房参差幅不正,详写文书给官印。
尚有老珰仍不死,宫外砍柴卖宫里。
如今己亥才三过,百二十年变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