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照台前烟树合,契丹城下水云开。
却逢李郭同舟渡,可遇山王隔竹回。
十里平皋明晚镜,两堤青霭入残杯。
笔床茶灶依然在,不见天随放鸭来。
夕照台前烟树合,契丹城下水云开。
却逢李郭同舟渡,可遇山王隔竹回。
十里平皋明晚镜,两堤青霭入残杯。
笔床茶灶依然在,不见天随放鸭来。
这首清代敦诚的诗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诗人站在潞河舟中的夕照台上,眼前是一片烟树交融的景色,契丹古城下的水汽与云彩渐散。诗人意外地遇见了好友李仲青和郭澄泉,一同乘船渡过,又巧遇山王隔着竹林返回。远处的十里平皋如同明亮的镜子映照着傍晚,两岸的青霭倒影在酒杯中,显得格外宁静。
诗人感慨万分,提笔写下这首诗,怀念过去的时光,笔床茶灶依旧,但旧友如天随子那样的故人已不再来。整首诗寓情于景,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同时也寄托了对弟弟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昔时陶令弹琴县,今日君为主簿官。
地胜不嫌清俸薄,政公还得众人欢。
江分九派潮常到,岳沓千峰夏亦寒。
闲客欲游游未得,画成图轴乞予看。
荆山已童若耶涸,若耶可采山可凿。
金精少皞不敢秘,鉴坏飞就欧冶错。
祝融煽焰千丈芒,玄冥洗光万里烁。
冷侵鸾镜影自舞,泓澈鬼神胆欲落。
圆象曜灵绛气浮,玉台悬处风飕飕。
山人一玩一心骇,毛骨竦竖难伫留。
直徵千金就我卖,拂拭高堂向人挂。
我行镜中人亦行,我拜镜中人亦拜。
向前试问镜中人,一我何缘有两身。
知是傍人知是我,一笑问君谁假真。
人在镜中亦一笑,惟我与君同一照。
照人照我休照形,照出人心方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