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双旌队,青山八阵图。
请缨期系虏,枕草誓捐躯。
势激三千壮,年应四十无。
遥闻不瞑目,非是不怜吴。
白马双旌队,青山八阵图。
请缨期系虏,枕草誓捐躯。
势激三千壮,年应四十无。
遥闻不瞑目,非是不怜吴。
这段诗歌是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哭吕衡州六首》中的第三首。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哀伤之情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白马双旌队,青山八阵图。"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军事行动的壮观场景,白色的战马配上飘扬的旗帜,以及在青翠的山峦间布下的八个阵营,展现了战争的宏大与策略。
"请缨期系虏,枕草誓捐躯。" 这里表达了将士们对战事的决心和勇气,他们愿意将生命托付给敌人,枕着野草做出牺牲的承诺。
"势激三千壮,年应四十无。" 诗中描写了战争中的英雄气概,以及岁月对于壮士们的考验,似乎在说,即使到了四十岁这个年龄,壮士们依旧保持着昔日的英勇。
"遥闻不瞑目,非是不怜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远方听闻噩耗时的哀痛之情,虽然身处远方,却无法合上眼睑安然入睡,这种无法忘怀的情感并非是对古国吴地的无动于衷。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场面、将士们的英勇牺牲以及个人对于逝去时光的哀伤,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历史的反思。
一樽对酌晚临溪,诗景撩人兴不迷。
风约滩声侵座冷,月移花影落檐低。
银笺白雪心先吐,玉斝黄流手漫提。
自庆一时文物会,肯拚身世醉如泥。
云暖萍漪,雨香兰径,西湖二月初时。
两山十里,锦绣照金羁。
柳外阑干相望,弄东风、倚遍斜晖。
朋游好,乱红堆里,一饮百篇诗。
三年,江上梦,青衫风日,白纻尘泥。
听几声黄鸟,粤树闽溪。
长是春朝多病,今年更、添得相思。
须归去,倦游滋味,犹有个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