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吕衡州六首·其三》
《哭吕衡州六首·其三》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白马双旌队,青山八阵图。

请缨期系虏,枕草誓捐躯。

势激三千壮,年应四十无。

遥闻不瞑目,非是不怜吴。

(0)
翻译
骑着白马的军队威风凛凛,如青山般展开的八阵图策略深沉。
渴望能被授予重任以擒获敌首,枕卧草地立下誓言哪怕牺牲生命。
形势激荡下壮志豪情涌动,但岁月不饶人已近不惑之年。
远远听闻此事者都难以瞑目,这并非是因为不爱护吴地啊。
注释
白马双旌队:白马:指装备精良的部队。双旌:古代将军的仪仗,这里代指高级将领的队伍。
青山八阵图:青山:形容军队严整如山。八阵图:古代兵法中的布阵方式,这里比喻高明的军事部署。
请缨:源自汉代终军请求出使南越的故事,后比喻主动请求担当重任。
系虏:擒获敌人,使其成为俘虏。
枕草:在草地上枕戈待旦,表示时刻准备战斗。
捐躯:舍弃生命,为国捐躯。
势激三千壮:势激:形势激荡。三千壮:形容人数众多,士气高昂。
年应四十无:四十无:指接近四十岁,感叹年华不再,青春易逝。
遥闻不瞑目:远处听到此事的人也无法瞑目,形容此事令人震撼,难以接受。
非是不怜吴:怜吴:怜惜吴地,这里泛指未能保护好自己的领土或人民,并非因为不心痛。
鉴赏

这段诗歌是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哭吕衡州六首》中的第三首。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哀伤之情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白马双旌队,青山八阵图。"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军事行动的壮观场景,白色的战马配上飘扬的旗帜,以及在青翠的山峦间布下的八个阵营,展现了战争的宏大与策略。

"请缨期系虏,枕草誓捐躯。" 这里表达了将士们对战事的决心和勇气,他们愿意将生命托付给敌人,枕着野草做出牺牲的承诺。

"势激三千壮,年应四十无。" 诗中描写了战争中的英雄气概,以及岁月对于壮士们的考验,似乎在说,即使到了四十岁这个年龄,壮士们依旧保持着昔日的英勇。

"遥闻不瞑目,非是不怜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远方听闻噩耗时的哀痛之情,虽然身处远方,却无法合上眼睑安然入睡,这种无法忘怀的情感并非是对古国吴地的无动于衷。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场面、将士们的英勇牺牲以及个人对于逝去时光的哀伤,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历史的反思。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和帅座劝农三首·其二

指日追锋数驿亭,论恩便合对丹屏。

行看功业掀天地,陈迹俱堪入汗青。

(0)

高楼曲

高楼漠漠东风尘,花须落溪生绿云。

艳歌美酒消好春,千金难解青娥颦。

燕莺语言凤凰意,画空不成天似水。

潮红晕脸浓蛾低,门前采蘩春正迟。

(0)

春朝偶书

一夕春归桃李根,清寒犹勒艳阳魂。

雪霜雨露年年事,惟有梅花地位尊。

(0)

游亭晚酌

一樽对酌晚临溪,诗景撩人兴不迷。

风约滩声侵座冷,月移花影落檐低。

银笺白雪心先吐,玉斝黄流手漫提。

自庆一时文物会,肯拚身世醉如泥。

(0)

满庭芳.道中忆钱塘旧游

云暖萍漪,雨香兰径,西湖二月初时。

两山十里,锦绣照金羁。

柳外阑干相望,弄东风、倚遍斜晖。

朋游好,乱红堆里,一饮百篇诗。

三年,江上梦,青衫风日,白纻尘泥。

听几声黄鸟,粤树闽溪。

长是春朝多病,今年更、添得相思。

须归去,倦游滋味,犹有个人知。

(0)

点绛唇·其四

秋入阑干,亭亭波面虹千丈。一声渔唱。

画个三高样。江上风波,更泛吴松浪。寒潮涨。

石鱼酒舫。漫叟知何向。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