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菊荒凉二十年,衣冠散尽只空村。
烧明断堑山云暝,鬼哭寒芜巷月昏。
水涸蛟龙移窟宅,草深狐兔长儿孙。
唯消一夜昆崙雨,洗尽千峰见绿痕。
松菊荒凉二十年,衣冠散尽只空村。
烧明断堑山云暝,鬼哭寒芜巷月昏。
水涸蛟龙移窟宅,草深狐兔长儿孙。
唯消一夜昆崙雨,洗尽千峰见绿痕。
这首元代尹廷高的《过故里感怀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荒凉而沉寂的乡村景象。诗人以二十年为时间跨度,感慨人事变迁,昔日的松菊繁盛和衣冠满目的村庄已成过往,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村落。"烧明断堑山云暝",暗示了岁月的痕迹和战争或火灾留下的断壁残垣,山间云雾缭绕,更显凄凉。
"鬼哭寒芜巷月昏"一句,通过鬼哭和昏暗的月光,渲染出一种阴森冷清的气氛,让人感受到故里的荒凉与衰败。接下来的"水涸蛟龙移窟宅,草深狐兔长儿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变迁,水干龙去,草木丛生,动物们在此繁衍生息,象征着人迹罕至。
最后,诗人期盼一场昆仑雨能洗净这一切沧桑,让千峰重焕生机,"洗尽千峰见绿痕",表达了对故里复苏的期待和对过去的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
九日黄花节,新樽绿蚁浮。
投壶鸣鲁鼓,歌者似商讴。
诸子衣冠盛,先儒礼乐修。
西岩山景好,为尔作阳秋。
酒担长轻六印腰,醉中一枕敌千朝。
兴亡藐比荣枯柳,聚散看同旦暮潮。
清兴本应尘外得,香魂徒向水边招。
已闻佳士过从约,不为东风返画桡。
倦绣人闲,恨春去、浅颦轻掠。
章台路,雪黏飞燕,带芹穿幕。
委地身如游子倦,随风命似佳人薄。
叹此花、飞后更无花,情怀恶。心下事,谁堪托。
怜老大,伤飘泊。把前回离恨,暗中描摸。
又趁扁舟低欲去,可怜世事今非昨。
看等闲、飞过女墙来,秋千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