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沈校书吴中搜书》
《送沈校书吴中搜书》全文
唐 / 储光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郊外亭皋远,野中岐路分。

苑门临渭水,山翠杂春云。

秦阁多遗典,吴台访阙文。

君王思校理,莫滞清江濆。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hěnxiàoshūzhōngsōushū
táng / chǔguāng

jiāowàitínggāoyuǎnzhōngfēn
yuànménlínwèishuǐshāncuìchūnyún

qínduōdiǎntái访fǎngquēwén
jūnwángxiàozhìqīngjiāngpēn

翻译
郊外的亭子在远处,野外的小路开始分岔。
皇家园林靠近渭河水边,山上翠绿与春云交织。
秦地的楼阁保存着许多古籍,吴地的平台寻找着古代文献。
君王怀念整理学问的人,不要让他们滞留在清江边。
注释
亭皋:郊外的亭子。
岐路:岔路口。
苑门:皇家园林的门。
渭水:古代河流,位于陕西。
山翠:青山翠绿。
春云:春天的云彩。
秦阁:秦地的楼阁。
遗典:遗留的古籍。
吴台:吴地的平台。
阙文:缺失或散失的文献。
校理:校对整理学问的工作。
清江:清澈的江河。
濆:水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郊外风景,亭台楼阁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历史典籍的尊重和渴望,以及希望友人在追寻知识的道路上不遇阻碍的美好祝愿。

“郊外亭皋远,野中岐路分”一句,设定了一种开阔而又宁静的氛围。"苑门临渭水,山翠杂春云"则更进一步描绘了景色的美丽与生机。

接下来的“秦阁多遗典,吴台访阙文”两句,展示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和认知。这里的“遗典”指的是历史上的著作或故事,而“访阙文”则是指寻找古代文献。

最后,“君王思校理,莫滞清江濆”一句,是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君王”在此处代指尊贵的朋友,“思校理”意味着希望他能不断追求和整理知识,而“莫滞清江濆”则是在比喻中表达了希望他前行道路上不遇到阻碍,能够一帆风顺。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种情感与智慧的结合,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能力,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知识和文化的重视。

作者介绍
储光羲

储光羲
朝代:唐   籍贯:润州延陵   生辰:约706—763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猜你喜欢

送王良医往岷府

献方曾待诏,何事向江干。

帝侧无人荐,王门且自安。

青枫连远道,白首寄微官。

莫惜囊中秘,淮南欲合丹。

(0)

和太白山人韵三首·其三

夜柝忽惊乡梦浅,破云残月照窗斜。

寸衷不是杞人过,四海原为天子家。

双鬓蓬搔老囹圄,一身寂寞又春华。

忧心独觉孔殷处,世故茫茫未有涯。

(0)

次绪山韵五首·其五

此心常要拟虚舟,虚得能将万物收。

后乐不妨随地乐,先忧岂但为身忧。

也知步履须藏用,却笑疏狂真妄投。

龃龉方圆成感慨,徒怀击楫在中流。

(0)

春兴八首次韵·其一

才见春光转上林,锦台微冷尚萧森。

风回蓟野有时息,雾隐燕山尽日阴。

燕语莺啼圜内景,江湖廊庙老来心。

更深还有愁人处,门内柝声门外砧。

(0)

寄华岩寺默堂上人诗四首·其二

万木阴中梵宇开,分明人世有蓬莱。

漾开池藻群鱼戏,点破松烟一鹤回。

涧水浮花云里出,山风如雨竹间来。

高僧不遇徘徊久,踏遍苍苍满院苔。

(0)

南安访同年张东海祠和同年张泰侍御韵

南安大守知多少,谁复如君有此祠。

施设总根经史学,死生均系吏民思。

平生不负王曾志,终古难磨叔子碑。

遗像俨然犹不死,何须更赋拟招诗。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