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安访同年张东海祠和同年张泰侍御韵》
《南安访同年张东海祠和同年张泰侍御韵》全文
明 / 黄仲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南安大守知多少,谁复如君有此祠。

施设总根经史学,死生均系吏民思。

平生不负王曾志,终古难磨叔子碑。

遗像俨然犹不死,何须更赋拟招诗。

(0)
鉴赏

这首诗是对南安大守的颂扬与缅怀。诗人黄仲昭在访问了张东海祠后,以张泰侍御的韵律创作了这首和诗。诗中表达了对南安大守的敬仰之情,认为其德行与功绩如同祠堂中的碑文一样,难以磨灭。

首句“南安大守知多少”,诗人先提出问题,引出对南安大守的思考。接着,“谁复如君有此祠”一句,直接赞美这位南安大守,认为他的事迹值得后人纪念,设立祠堂供奉。

“施设总根经史学,死生均系吏民思”两句,高度赞扬了南安大守在治政上的智慧与仁慈,无论生死,都让官民怀念。这里提到的“经史学”,指的是儒家经典与历史知识,表明南安大守不仅在政务上有卓越表现,还深谙传统文化。

“平生不负王曾志,终古难磨叔子碑”进一步强调了南安大守的品德与功绩。王曾是北宋名臣,此处借指南安大守坚守正直,不辜负为官之初心;叔子碑则是对南安大守功德的永恒纪念,暗示其影响深远,如同古代名臣一样被后世铭记。

最后,“遗像俨然犹不死,何须更赋拟招诗”表达了对南安大守形象的深刻印象以及对其精神的传承。即使南安大守已逝,但其形象与精神依然活在人们心中,无需再通过诗歌来追忆或召唤。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南安大守的崇高敬意与深切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南安大守事迹的回顾与赞美,展现了其在政治、文化、道德等方面的杰出贡献,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是一首充满敬意与缅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黄仲昭
朝代:明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猜你喜欢

赐观灯诗五首.永乐二十年正月十五日进·其五

弱水还琼岛,星桥驾碧虚。

九重天近处,一岁月圆初。

胜景看逾好,新诗画不如。

微臣逢盛事,献颂愧才疏。

(0)

张留书院

云峰敞岩洞,景致异寻常。

涓涓泉石净,冉冉芝朮香。

松风吹水帘,萝月转书堂。

一从张留后,草木有辉光。

(0)

花园二首·其二

三月春深杏正开,寻芳能见几人来。

昨宵风雨花狼藉,无数残红点绿苔。

(0)

发滁阳

笑领徵书酒半酣,紫薇香露湿华缄。

秋闱人物多□许,明月知谁步斗南。

(0)

送吴丁二太仆送马之京七首·其六

满身汗血是龙驹,逸气淩云画不如。

从此便归天厩养,好骖玉辂驾鸾舆。

(0)

秋斋

日色临前除,秋声起修竹。

高人夜不眠,西窗剪银烛。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