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坡井》
《东坡井》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颜城数眼井,井井号东坡。

坡仙若不来,其如此水何。

点尝任去取,水味亦靡它。

舌本失其据,耳与口传讹。

白龙与金粟,兼此无乃多。

图经争不定,碑碣空嵯峨。

品藻生风云,弃置则岩阿。

世人梦不醒,徒为双井魔。

(0)
鉴赏

这首诗《东坡井》由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通过对东坡井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历史文化的独特见解。

诗中首先提到颜城的几口井,其中特别强调了被称为“东坡”的那口井。诗人想象如果苏轼(即坡仙)不曾来过,这井中的水会如何被世人遗忘或忽视。这种假设性的描述,不仅体现了对苏轼的敬仰之情,也暗示了东坡井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

接着,诗人通过“点尝任去取,水味亦靡它”表达了对东坡井水质的赞美,认为无论人们如何品尝,都无法找到比这井水更美味的水源。这种对水味的描述,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东坡井独特魅力的肯定。

“舌本失其据,耳与口传讹”则进一步强调了东坡井水的独特性,指出即使是舌头失去了判断的标准,人们的口耳相传也难以完全传达出水的真实味道。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东坡井水的非凡之处。

“白龙与金粟,兼此无乃多”这一句,诗人将东坡井水与传说中的白龙和金粟相提并论,进一步提升了井水的神秘色彩和价值。同时,也暗含了对东坡井水丰富内涵的赞美。

“图经争不定,碑碣空嵯峨”则反映了人们对东坡井历史记载的争议和困惑,以及那些记载在图经和碑石上的文字可能带来的误导。这表明了诗人对于历史记录的审慎态度,同时也揭示了自然之美与人文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

最后,“品藻生风云,弃置则岩阿”表达了诗人对东坡井水的评价,认为它如同风云变幻般深邃复杂,而一旦被忽视,就如同被遗弃在山岩深处一般,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世人梦不醒,徒为双井魔”则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讽刺,认为人们往往沉迷于表面的繁华和虚幻之中,而忽略了真正值得珍惜和探索的事物,如东坡井这样的自然奇观和历史文化遗迹。

综上所述,《东坡井》一诗通过对东坡井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也蕴含了对现实社会现象的反思和批判。诗中巧妙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生动形象,情感丰富深刻,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咏怀·其一

秋风吹荷衣,明月照我扉。

抱琴鼓黄虞,调高识者稀。

怀哉钟期远,千古韵已非。

不信同心人,独与昔贤归。

(0)

初冬汪汉冲先生招宴同诸子分韵

朝承雅会蔼东南,五柳垂门满驻骖。

送酒不须歌艳曲,开襟饶喜畅雄谈。

秋残金橘供冰碗,画尽虫书启玉函。

醉里分题惭绮句,敢将竽瑟得同参。

(0)

送离公开丛林石洞

借得袈裟地,寒开古洞霞。

仙峰攒锦绣,法界隔梅花。

世迥红尘绝,池新白社遐。

送君怀旧隐,猿鹤思犹赊。

(0)

梅花·其五

严霜压群物,转见成孤高。

独放岂有托,素心无乃劳。

自堪珍玉树,只合掩蓬蒿。

伴我著书室,青灯夜读骚。

(0)

雁来红

晨立遥闻过羽翰,一茎柔欲上阑干。

美人抱艳因何暮,鸿鹄为心亦是丹。

相对老予惭鬓色,共将秋思入云端。

垂情不怯清霜重,娇拟淩风舞七盘。

(0)

清明日

文草杯棬在,清明分外愁。

白云随眼到,红泪入肝流。

世上无长梦,谁终免一丘。

赤松吾欲访,还恐涉虚浮。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