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城数眼井,井井号东坡。
坡仙若不来,其如此水何。
点尝任去取,水味亦靡它。
舌本失其据,耳与口传讹。
白龙与金粟,兼此无乃多。
图经争不定,碑碣空嵯峨。
品藻生风云,弃置则岩阿。
世人梦不醒,徒为双井魔。
颜城数眼井,井井号东坡。
坡仙若不来,其如此水何。
点尝任去取,水味亦靡它。
舌本失其据,耳与口传讹。
白龙与金粟,兼此无乃多。
图经争不定,碑碣空嵯峨。
品藻生风云,弃置则岩阿。
世人梦不醒,徒为双井魔。
这首诗《东坡井》由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通过对东坡井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历史文化的独特见解。
诗中首先提到颜城的几口井,其中特别强调了被称为“东坡”的那口井。诗人想象如果苏轼(即坡仙)不曾来过,这井中的水会如何被世人遗忘或忽视。这种假设性的描述,不仅体现了对苏轼的敬仰之情,也暗示了东坡井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
接着,诗人通过“点尝任去取,水味亦靡它”表达了对东坡井水质的赞美,认为无论人们如何品尝,都无法找到比这井水更美味的水源。这种对水味的描述,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东坡井独特魅力的肯定。
“舌本失其据,耳与口传讹”则进一步强调了东坡井水的独特性,指出即使是舌头失去了判断的标准,人们的口耳相传也难以完全传达出水的真实味道。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东坡井水的非凡之处。
“白龙与金粟,兼此无乃多”这一句,诗人将东坡井水与传说中的白龙和金粟相提并论,进一步提升了井水的神秘色彩和价值。同时,也暗含了对东坡井水丰富内涵的赞美。
“图经争不定,碑碣空嵯峨”则反映了人们对东坡井历史记载的争议和困惑,以及那些记载在图经和碑石上的文字可能带来的误导。这表明了诗人对于历史记录的审慎态度,同时也揭示了自然之美与人文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
最后,“品藻生风云,弃置则岩阿”表达了诗人对东坡井水的评价,认为它如同风云变幻般深邃复杂,而一旦被忽视,就如同被遗弃在山岩深处一般,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世人梦不醒,徒为双井魔”则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讽刺,认为人们往往沉迷于表面的繁华和虚幻之中,而忽略了真正值得珍惜和探索的事物,如东坡井这样的自然奇观和历史文化遗迹。
综上所述,《东坡井》一诗通过对东坡井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也蕴含了对现实社会现象的反思和批判。诗中巧妙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生动形象,情感丰富深刻,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