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辉在天,落日光转地。
天维地轴千万年,粉篁尚有春风泪。
苍梧茫茫九疑高,湘江之水多怒涛。
袗衣不御琴弦绝,黄陵庙前碑已裂。
春禽啼,秋叶飞。
行人舟楫去复返,虞舜南巡胡不归。
明月辉在天,落日光转地。
天维地轴千万年,粉篁尚有春风泪。
苍梧茫茫九疑高,湘江之水多怒涛。
袗衣不御琴弦绝,黄陵庙前碑已裂。
春禽啼,秋叶飞。
行人舟楫去复返,虞舜南巡胡不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富有神秘感和历史沧桑的景象。"明月辉在天,落日光转地",诗人以明亮的月光和落日余晖象征天地之间的永恒与变迁。"天维地轴千万年,粉篁尚有春风泪",暗示时间的漫长以及自然景观中蕴含的情感,如竹子上的春风泪,可能象征着对历史人物的哀思。
"苍梧茫茫九疑高,湘江之水多怒涛",将读者带到了湖南的苍梧山和湘江,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色,同时也寓含了湘妃竹的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袗衣不御琴弦绝,黄陵庙前碑已裂",描述了黄陵庙的荒凉,暗示了对古代圣贤虞舜的怀念,以及岁月侵蚀的痕迹。
"春禽啼,秋叶飞",季节更替中的自然现象,进一步渲染了时光流逝的感觉。最后两句"行人舟楫去复返,虞舜南巡胡不归",通过行人的往返和虞舜未归的疑问,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思考。
整体来看,陈舜俞的《黄陵庙》以景抒怀,借古抒今,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又有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