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陵庙》
《黄陵庙》全文
宋 / 陈舜俞   形式: 古风

明月辉在天,落日光转地。

天维地轴千万年,粉篁尚有春风泪。

苍梧茫茫九疑高,湘江之水多怒涛。

袗衣不御琴弦绝,黄陵庙前碑已裂。

春禽啼,秋叶飞。

行人舟楫去复返,虞舜南巡胡不归。

(0)
翻译
明亮的月亮照亮了天空,落日的光芒洒满大地。
天空与大地的轴线历经千万年,竹林中仍有春天的泪水痕迹。
苍梧山高大而迷茫,九疑山更是云雾缭绕,湘江的水波涛汹涌。
轻薄的衣物抵挡不住琴声的消逝,黄陵庙前的石碑已经裂开。
春天的鸟儿鸣叫,秋天的叶子飘飞。
行人的船只来来往往,虞舜为何没有南巡归来呢?
注释
天维:天空的纬度。
地轴:地球的轴线。
粉篁:竹林。
春风泪:春天的泪水象征哀伤。
苍梧:古代地名。
九疑:九座疑似的山峰。
袗衣:轻薄的衣服。
琴弦绝:琴声消失。
黄陵庙:纪念虞舜的庙宇。
碑已裂:石碑破损。
春禽:春天的鸟。
秋叶飞:秋天落叶飘零。
行人舟楫:过客的船只。
胡不归:为何不回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富有神秘感和历史沧桑的景象。"明月辉在天,落日光转地",诗人以明亮的月光和落日余晖象征天地之间的永恒与变迁。"天维地轴千万年,粉篁尚有春风泪",暗示时间的漫长以及自然景观中蕴含的情感,如竹子上的春风泪,可能象征着对历史人物的哀思。

"苍梧茫茫九疑高,湘江之水多怒涛",将读者带到了湖南的苍梧山和湘江,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色,同时也寓含了湘妃竹的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袗衣不御琴弦绝,黄陵庙前碑已裂",描述了黄陵庙的荒凉,暗示了对古代圣贤虞舜的怀念,以及岁月侵蚀的痕迹。

"春禽啼,秋叶飞",季节更替中的自然现象,进一步渲染了时光流逝的感觉。最后两句"行人舟楫去复返,虞舜南巡胡不归",通过行人的往返和虞舜未归的疑问,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思考。

整体来看,陈舜俞的《黄陵庙》以景抒怀,借古抒今,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又有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

作者介绍

陈舜俞
朝代:宋

(?—1072)宋湖州乌程人,字令举,号白牛居士。仁宗庆历六年进士。嘉祐四年复举制科第一。官著作佐郎。神宗熙宁三年,以屯田员外郎知山阴县。反对“青苗法”,疏谓其法乃“别为一赋以敝海内,非王道之举”,责监南康军盐酒税。有《都官集》等。
猜你喜欢

拨不断

名利竭,是非绝。

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竹篱茅舍。

(0)

杨伯贤挽诗

月记乡评好,年推辈行尊。

巨山曾入梦,楚些莫招魂。

太息驰驹隙,浑疑隐鹿门。

他时耆旧传,知有姓名存。

(0)

菩萨蛮.花溪碧

丝丝柳色清愁织。山城望断花溪碧。回首仲宣楼。

登临无计愁。雨声吹海立。流转韶光急。

九万有鹏程。沈香天上亭。

(0)

辞侍郎蒋公宴客见招

昨日曾将今日期,出门倚杖又思惟。

为僧只合居岩谷,国士筵中甚不宜。

(0)

七娘子

风剪冰花飞零乱。映梅梢、素影摇清浅。

绣幄寒轻,兰薰烟暖。艳歌催得金荷卷。

游梁已觉相如倦。忆去年、舟渡淮南岸。

别后销魂,冷猿寒雁。角声只送黄昏怨。

(0)

九月朔晨起忆故园晚易

晚易图书烬,篆畦花木新。

承平三世积,丧乱一朝贫。

清晓凭栏意,空山袖手人。

平生欲学杜,漂泊始成真。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