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影悠悠日夜空,一宵雷雨气鸿濛。
啜茶共说无生话,礼足还瞻盖世雄。
乌帽白衣真往事,黄花翠竹想遗风。
出门独向秋山笑,身在曹溪一滴中。
潭影悠悠日夜空,一宵雷雨气鸿濛。
啜茶共说无生话,礼足还瞻盖世雄。
乌帽白衣真往事,黄花翠竹想遗风。
出门独向秋山笑,身在曹溪一滴中。
此诗描绘了诗人九月九日登虞山时遭遇雨天,夜宿于兴福禅院的场景。通过“潭影悠悠日夜空”,诗人以潭水的静谧映射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雷雨过后,空气弥漫着一种混沌未分的气息,“一宵雷雨气鸿濛”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力量。
“啜茶共说无生话,礼足还瞻盖世雄”两句,透露出诗人与僧侣们在茶香中探讨佛法,心灵得以净化,对世间英雄豪杰的敬仰,也体现了对佛学智慧的追求和对高尚人格的向往。
“乌帽白衣真往事,黄花翠竹想遗风”则通过历史人物的形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与思考。最后,“出门独向秋山笑,身在曹溪一滴中”一句,诗人独自走出禅院,面对秋天的山色,内心充满欢笑,仿佛融入了自然与佛法之中,达到了心灵的和谐与解脱。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是明代文人寄情山水、追求精神境界的佳作。
一官仍是假,岂愿数离群。
愁鬓看如雪,浮名认是云。
暂辞南国隐,莫勒北山文。
今后松溪月,还应梦见君。
不那此身偏爱月,等闲看月即更深。
仙翁每被嫦娥使,一度逢圆一度吟。
台阁升高位,园林隔旧乡。
忽闻歌棣萼,还比报琼芳。
门向宜春近,郊连御宿长。
德星常有会,相望在文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