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感·其二》
《杂感·其二》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枉尺由来贱直寻,巧机愁杀汉川阴。

莫将三四为朝暮,虚搅群狙喜怒心。

(0)
翻译
一直以来,人们都轻视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物,只追求大利
精巧的计谋让汉川地区的人们饱受困扰
注释
枉尺:微小的价值或利益。
贱直寻:轻视寻常的小东西,只追求贵重的。
巧机:巧妙的计谋。
愁杀:使...烦恼。
汉川阴:可能指代某个特定地区,汉川可能是一个地名。
三四:这里可能指的是不重要的事情或时刻。
朝暮:早晨和晚上,比喻时间的短暂。
虚搅:无谓地扰乱。
群狙:一群猴子,这里可能比喻人群。
喜怒心:人们的情绪,喜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宋庠的作品《杂感(其二)》,通过这四句话,诗人表达了对世事变迁、人心难测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慨。

“枉尺由来贱直寻”,这里的“枉尺”指的是不准确的标准或措施,“由来”意味着自古以来,而“贱直寻”则是对真实、正直之物的追寻。整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标准失衡的感慨,人们往往忽视了真正重要的东西。

“巧机愁杀汉川阴”,“巧机”指的是复杂的心思或计谋,“愁杀”则是形容心情的沉重与痛苦,“汉川阴”象征着古老的河流和它所承载的历史沧桑。这句话传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往事的忧虑和对历史变迁的无奈。

“莫将三四为朝暮”,这里的“三四”通常指的是年轻时期,“朝暮”则是时间流逝的象征。诗人通过这句诗,劝诫自己或他人不要让宝贵的青春岁月就这么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加珍惜。

“虚搅群狙喜怒心”,“虚搅”意指徒劳无益的纠缠,“群狙”形容的是世间众多的烦恼和忧虑,“喜怒心”则是人类复杂的情感。整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毫无意义却又扰乱内心平静的世事所生的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真伪、愁乐以及时间流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历史的沉思。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采莲舟

风前一叶压荷蕖,解报新秋又得鱼。

兔走乌驰人语静,满溪红袂棹歌初。

(0)

山中春晚寄贾员外

不随黄鹤起烟波,应笑无成返薜萝。

看尽好花春卧稳,醉残红日夜吟多。

高添雅兴松千尺,暗养清音竹数科。

珍重仙曹旧知己,往来星骑一相过。

(0)

过南邻花园

莫怪频过有酒家,多情长是惜年华。

春风堪赏还堪恨,才见开花又落花。

(0)

发营逢雨应诏

豫游欣胜地,皇泽乃先天。

油云阴御道,膏雨润公田。

陇麦沾逾翠,山花湿更然。

稼穑良所重,方复悦丰年。

(0)

春尽日

树头初日照西檐,树底蔫花夜雨沾。

外院池亭闻动锁,后堂阑槛见垂帘。

柳腰入户风斜倚,榆荚堆墙水半淹。

把酒送春惆怅在,年年三月病厌厌。

(0)

送夏侯侍郎

元戎车右早飞声,御史府中新正名。

翰墨已齐钟大理,风流好继谢宣城。

从军晓别龙骧幕,六骑先驱嘶近郭。

前路应留白玉台,行人辄美黄金络。

使君下马爱瀛洲,简贵将求物外游。

听讼不闻乌布帐,迎宾暂著紫绨裘。

公庭日夕罗山翠,功遂心闲无一事。

移书或问岛边人,立仗时呼铃下吏。

事业初传小夏侯,中年剑笏在西州。

浮云飞鸟两相忘,他日依依城上楼。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