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遮莫厌长贫,尽日逢人但任真。
云散密林关不住,泉分远涧漏还频。
芰荷花发犹当曙,梅蕊香舒未是春。
谁道塞鸿南度远,澌流已到玉门津。
山居遮莫厌长贫,尽日逢人但任真。
云散密林关不住,泉分远涧漏还频。
芰荷花发犹当曙,梅蕊香舒未是春。
谁道塞鸿南度远,澌流已到玉门津。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隐居的生活情景,充满了自然与宁静之美。诗人以“山居遮莫厌长贫,尽日逢人但任真”开篇,表达了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对物质贫乏的淡然态度,强调了与世无争、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接着,“云散密林关不住,泉分远涧漏还频”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山中云雾缭绕、泉水潺潺的景象,暗示了山居生活的自由与和谐。云雾虽能遮蔽山林,却无法囚禁其中的生命;泉水虽从远处流淌,却在不经意间频繁地滴落,象征着生命的不息与自然的循环。
“芰荷花发犹当曙,梅蕊香舒未是春”则进一步描绘了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荷花开于晨曦初现之时,梅香虽已弥漫,但春天尚未真正到来,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谁道塞鸿南度远,澌流已到玉门津”以鸿雁南飞与水流东逝为喻,表达了对远方与时间流逝的思考。鸿雁南飞虽远,但水流早已到达目的地,暗含了对人生旅途的哲思——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总有终点等待着我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及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由与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空间与生命流转的深刻感悟。
李侯落落千人雄,指挥战舰横雕弓。
倭奴敛迹向沙岛,不敢出没鲸涛中。
新楼拔地几百尺,倚徙下见冯夷宫。
掀髯长啸动林木,胜览直尽东溟东。
晴光荡潏开鸿濛,旭日正上扶桑红。
亭台隐显蜃气灭,斥堠远近蛮烟空。
青山遥遥断海口,横天独鹗乘秋风。
时呼一斗霹雳酎,浇此百岁尘埃胸。
流年任尔添白发,飞思直欲凌苍穹。
迩闻谢兵学辟谷,匣中剑气韬长虹。
蓬莱三山渺何许,异日倘见安期公。
披图击节壮吾子,高歌远寄南归鸿。
山当佳处启船扉,唤酒催诗思欲飞。
狼藉醉中长短句,阑珊春后裌绵衣。
忘机鸥鹭随冠盖,浪迹鹓鸾负蕨薇。
后会未涯情未已,恨中谁道故人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