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径深窈窕,上升翠微中。
忽然灵洞前,日月开仙宫。
道士十二人,往还驭清风。
焚香入深洞,巨石如虚空。
夙夜备蘋藻,诏书祠张公。
五云何裴回,玄鹤下苍穹。
我本道门子,愿言出尘笼。
扫除方寸间,几与神灵通。
宿昔勤梦想,契之在深衷。
迟回将不还,章绶系我躬。
稽首谢真侣,辞满归崆峒。
一径深窈窕,上升翠微中。
忽然灵洞前,日月开仙宫。
道士十二人,往还驭清风。
焚香入深洞,巨石如虚空。
夙夜备蘋藻,诏书祠张公。
五云何裴回,玄鹤下苍穹。
我本道门子,愿言出尘笼。
扫除方寸间,几与神灵通。
宿昔勤梦想,契之在深衷。
迟回将不还,章绶系我躬。
稽首谢真侣,辞满归崆峒。
这是一首描绘仙境与道家修炼之地的诗作。开篇“一径深窈窕,上升翠微中”即设定了一个超凡脱俗的环境,给人以神秘之感。紧接着,“忽然灵洞前,日月开仙宫”则是突然之间,眼前出现了一个充满灵气的洞府,仿佛连日月都能掌控,其境界之美妙,可见一斑。
“道士十二人,往还驭清风”描绘了一群道士在此地出没自如,他们似乎能够驾驭风云,以达到心灵的自由。此处不仅展示了道家追求自然与和谐的哲学,也展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
“焚香入深洞,巨石如虚空”则是通过焚香这一仪式,将尘世间的烦恼与俗念留在洞外,而巨石在这里变得轻盈,如同虚空一般,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心境的写照。
“夙夜备蘋藻,诏书祠张公”表明诗人对这位仙者的尊崇与祭拜,而“五云何裴回,玄鹤下苍穹”则是一幅天界的画面,通过五彩缤纷的云朵和仙鹤的降临,更增添了仙境的神秘色彩。
“我本道门子,愿言出尘笼。扫除方寸间,几与神灵通。”诗人自称是道家弟子,表达了想要摆脱世俗羁绊,通过内心的修炼,与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建立联系。
“宿昔勤梦想,契之在深衷。迟回将不还,章绶系我躬。”诗人对往昔的梦想与追求仍然怀有深情,而那份执着如今也成为了他灵魂的一部分,不愿再次放手。
最后,“稽首谢真侣,辞满归崆峒”则是表达了对道侣们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是对这段仙境生活的告别,准备回到尘世中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仙境的描绘与个人修炼的表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故人昨日南京来,兹晨还向南京去。
过门握手一相见,遽别能无黯情绪。
十载勤劳地官属,富有声华照郎署。
太平武备五兵戢,升擢还应属祈父。
功名淹速各有时,所重持身在清素。
玉堂学士子同乡,索我题诗赠行路。
是时雨霁都门道,沉雾飞埃净于扫。
日射西山如锦屏,紫翠夫渠涌琼岛。
长风吹帆发潞河,齐鲁山川坐看好。
江南岁晚还相思,努力荣名以为宝。
云台远人境,升高适奇观。
西瞻五华秀,东顾绿漫漫。
坐玩金夫渠,流咏翠琅玕。
祥飙含桂树,仙禽唳石坛。
闻昔有至士,于此养神丹。
飞盖一朝举,翱翔紫霞端。
道高用自超,志一功匪难。
脱屣当何时,相从命青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