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远人境,升高适奇观。
西瞻五华秀,东顾绿漫漫。
坐玩金夫渠,流咏翠琅玕。
祥飙含桂树,仙禽唳石坛。
闻昔有至士,于此养神丹。
飞盖一朝举,翱翔紫霞端。
道高用自超,志一功匪难。
脱屣当何时,相从命青鸾。
云台远人境,升高适奇观。
西瞻五华秀,东顾绿漫漫。
坐玩金夫渠,流咏翠琅玕。
祥飙含桂树,仙禽唳石坛。
闻昔有至士,于此养神丹。
飞盖一朝举,翱翔紫霞端。
道高用自超,志一功匪难。
脱屣当何时,相从命青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白云观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感悟。首句“云台远人境,升高适奇观”便已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神秘与奇景的世界。诗人登高望远,西望五华山的秀丽,东瞰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接着,“坐玩金夫渠,流咏翠琅玕”两句,诗人静坐于金碧辉煌的水渠旁,吟咏着翠绿的竹林,仿佛在享受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与和谐。随后,“祥飙含桂树,仙禽唳石坛”则进一步渲染了这里的祥和与神圣氛围,桂花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仙鸟在石坛上啼鸣,增添了诗篇的神秘色彩。
“闻昔有至士,于此养神丹”一句,诗人提到了古代的高人在此修炼,暗示了这个地方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追求。最后,“飞盖一朝举,翱翔紫霞端。道高用自超,志一功匪难。脱屣当何时,相从命青鸾”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超脱和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以及对与高人共游仙境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精神世界探索的渴望,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和精神追求的独特理解。
自从始出关,数日走崖谷。
迢迢度偏岭,险尽得平陆。
坡陀皆土山,高下纷起伏。
连天暗丰草,不复见林木。
行人烟际来,牛羊雨中牧。
飒然衣裳单,咫尺异寒燠。
伫立方有怀,相逢仍问俗。
畏途宜疾驱,更傍滦河宿。
南浦归帆暮。喜重看、螺江烟柳,鹤汀云树。
画栋朱帘歌舞地,风景已非前度。
只浩荡、江涛如故。
相望飞楼鹏翅展,羡雄城、防卫多貔虎。
又喜免,乱离苦。旧时犹记登临处。
共诗朋、赋友同欢,咏今怀古。
两鬓星星今老矣,却似荼蘼孤注。
叹桃李、不知春去。
独有洪崖青不改,似于人、恋恋能相顾。
招我隐,有佳趣。
山林隐君子,无意事王侯。
天戈一日南指,多少贾胡留。
不效熊舒龟息,却羡蝇头蜗角,我亦滞南州。
十载厌奔走,赢得雪飞头。苦思归,归未得,恨悠悠。
身世何物,野渡一横舟。
用舍随时无定,得失于人有命,谁解曲如钩。
兀坐阅今昔,风露一天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