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始出关,数日走崖谷。
迢迢度偏岭,险尽得平陆。
坡陀皆土山,高下纷起伏。
连天暗丰草,不复见林木。
行人烟际来,牛羊雨中牧。
飒然衣裳单,咫尺异寒燠。
伫立方有怀,相逢仍问俗。
畏途宜疾驱,更傍滦河宿。
自从始出关,数日走崖谷。
迢迢度偏岭,险尽得平陆。
坡陀皆土山,高下纷起伏。
连天暗丰草,不复见林木。
行人烟际来,牛羊雨中牧。
飒然衣裳单,咫尺异寒燠。
伫立方有怀,相逢仍问俗。
畏途宜疾驱,更傍滦河宿。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上京道中的艰辛旅程。从一开始就离开关隘,行走在崎岖的崖谷间,经过漫长而险峻的偏岭,终于到达较为平坦的陆地。沿途土山连绵,高低起伏,视野开阔但草木稀疏,显得荒凉。行人如烟雾般在远处出现,牛羊在雨中放牧,气候忽冷忽热,变化明显。
诗人在路途中停下思索,感叹与世隔绝的感觉,偶遇路人,询问当地风俗。诗人提醒自己,面对艰险的道路,应尽快赶路,最好选择在滦河边歇息过夜。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自然环境的壮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未知地域的好奇和对家乡的思念。
枕江一片石,逶迤十余里。
峭壁插长空,高崖嗑江水。
仰面神魂飞,一望寒生眦。
崎岖路不穷,嵌空错难理。
猿狖不得攀,乌鹊无栖止。
初洞亩盈余,小结依崖址。
山腰二洞幽,乔木秀悬藟。
百折到三台,倒挂石垂蕊。
中有一泓泉,汩汩流山髓。
仿佛敲清磬,声随风远迩。
高瞻见草庵,欲达无由抵。
吁嗟我远行,浪薄孤舟舣。
程阻得胜游,虽忧亦成喜。
慷慨问山灵,来此人凡几。
武家墩迤南,湖水已到岸。
皇考修高堰,卫民帑弗笇。
迤北岸离湖,筑土仍旧贯。
癸酉几致危,易砖筹禦捍。
其长千馀丈,运口将及半。
今来一再视,预防慎思患。
一律属运口,缓急庶几逭。
拮劬事下策,忸怩怀永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