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合群峰路屈盘,溪行九折势蜿蜒。
云根长伴仙人迹,元盖潜通大涤天。
玉殿香消人寂寂,石坛花落草芊芊。
黄冠解识寻幽兴,为洗寒铛煮碧泉。
山合群峰路屈盘,溪行九折势蜿蜒。
云根长伴仙人迹,元盖潜通大涤天。
玉殿香消人寂寂,石坛花落草芊芊。
黄冠解识寻幽兴,为洗寒铛煮碧泉。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山水间的幽深景象,充满了仙境般的意境。开篇“山合群峰路屈盘,溪行九折势蜿蜒”两句,勾勒出一幅连绵起伏、曲折迂回的山川图,让人仿佛能听见溪水潺潺的声音。
接下来的“云根长伴仙人迹,元盖潜通大涤天”则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诗人通过“云根”与“仙人迹”的结合,营造出一片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而“元盖潜通大涤天”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象,使之与宇宙的大自在相连。
中间两句“玉殿香消人寂寂,石坛花落草芊芊”,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静谧情景。这里,“玉殿”和“石坛”的使用,不仅加深了画面之美,也映射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净。
末尾两句“黄冠解识寻幽兴,為洗寒铛煮碧泉”,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隐秘之处的探求与向往。这里,“黄冠”指的是道士,而“解识”则是对这种追求的一种理解和认同。而“为洗寒铛煮碧泉”的动作,更显得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净化与提升。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精致的笔触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与超凡脱俗生活的无限向往。
岧峣下瞰霅溪流,极目烟波望梓州。
虽有清风当夏景,只能销暑不销忧。
少见修行得似师,茅堂佛像亦随时。
禅衣衲后云藏线,夏腊高来雪印眉。
耕地诫侵连冢土,伐薪教护带巢枝。
有时问着经中事,却道山僧总不知。
南楼送郢客,西郭望荆门。
凫鹄下寒渚,牛羊归远村。
兰舟倚行棹,桂酒掩馀樽。
重此一留宿,前汀烟月昏。
凄风洛下同羁思,迟日棠阴得醉歌。
自笑与君三岁别,头衔依旧鬓丝多。
一年衔别怨,七夕始言归。
敛泪开星靥,微步动云衣。
天回兔欲落,河旷鹊停飞。
那堪尽此夜,复往弄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