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之载,引之惟逸。原民之生,天子之职。
我安其止,弗扰弗刻。厥德罔愆,宜符帝则。
我征既宽,我役不烦。息我干矛,审尔刑冤。
井饮田食,日舒以闲。鸿化何为,淳风载还。
俾尔息而庶,俾尔厚而富。黄发稚齿,既仁且寿。
帝歆其馨,介我纯祐。其祐维何,如商之戊。
天地其行,既长且久。宠绥下民,克念厥后。
取我元良,锡之九有。不失其传,益羡三后。
惟尧舜为难,惟我则不。
上天之载,引之惟逸。原民之生,天子之职。
我安其止,弗扰弗刻。厥德罔愆,宜符帝则。
我征既宽,我役不烦。息我干矛,审尔刑冤。
井饮田食,日舒以闲。鸿化何为,淳风载还。
俾尔息而庶,俾尔厚而富。黄发稚齿,既仁且寿。
帝歆其馨,介我纯祐。其祐维何,如商之戊。
天地其行,既长且久。宠绥下民,克念厥后。
取我元良,锡之九有。不失其传,益羡三后。
惟尧舜为难,惟我则不。
这首诗歌颂了帝王的神圣与伟大,体现了古人对于理想君主的向往和崇拜。诗中的“上天之载,引之惟逸”表达了帝王受到上天眷顾,享有高贵的地位;“原民之生,天子之职”则强调了帝王是老百姓的养育者,其职责重大。
“厥德罔愆,宜符帝则”说明帝王的美德无瑕,与天意相符,是理想中的圣君形象。诗中还多次使用“俾尔”一词,如“俾尔息而庶,俾尔厚而富”,表达了帝王以德治国,使民众安居乐业的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帝王美德的描绘,以及对天地自然法则的颂扬,展现了一种理想中的和谐社会和君主的形象。这种文学风格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颇为常见,尤其是在赞誉帝王或者表达政治理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