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庐山杂兴·其五》
《庐山杂兴·其五》全文
宋 / 释道潜   形式: 古风

少文好山林,每往辄忘归。

余生千载后,独与斯人违。

朅来炉峰下,结宇聊栖迟。

长林拱茂木,九夏遗炎曦。

溪雨昼忽破,藤花照清漪。

黄鹂语深竹,可听不可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庐山的生活,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宁静之感。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画面。

首句“少文好山林,每往辄忘归”,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对山林的喜爱,以及沉浸其中不愿离去的情态。接着,“余生千载后,独与斯人违”两句,表达了主人公虽生活在千年之后,却能与古人共处,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上的隐士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朅来炉峰下,结宇聊栖迟”描述了主人公来到庐山炉峰下的情景,选择在此建造住所,暂时栖息。这里用“朅来”一词,增添了旅途的意味,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接下来,“长林拱茂木,九夏遗炎曦”描绘了庐山的自然风光,长满树木的山林,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能感受到清凉。这不仅展现了庐山的四季之美,也寓意着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平和。

“溪雨昼忽破,藤花照清漪”则通过溪流、雨水、藤花等自然元素,进一步渲染了庐山的清新与生机。尤其是“藤花照清漪”,以花映水,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最后,“黄鹂语深竹,可听不可窥”以黄鹂鸟的鸣叫为结尾,不仅增加了诗的韵律美,也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黄鹂鸟的叫声虽然悦耳动听,但又难以直接窥见其身影,这种微妙的对比,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美好,也暗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庐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深情赞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道潜
朝代:宋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
猜你喜欢

从军行二首·其一

从军去国心千里,远梦经年不到家。

老望乡关怜泪尽,西风吹恨过龙沙。

(0)

少年行

荻芽新长河豚肥,吴姬作羹俊味稀。

金陵子弟快一饱,挟弹走马穿花归。

(0)

山中吟·其一

春阳律转先深山,村村花柳回彫颜,鸟鸣高树声关关。

几家烟火自村落,春酒熟时相往还。

(0)

衡山

衡山高峨峨,盘根几百里。

危峰插层霄,巨岳奠南纪。

空中紫盖峰,有若芙容蕊。

欲泛洞庭舟,潇湘正秋水。

(0)

初日晖晖照翠苔,庭前昨夜碧桃开。

一帘香雾微风动,知是仙人骑鹤来。

(0)

春雨杂兴·其一

谁向春风吹洞箫,荡舟女子尽双桡。

不愁沾湿鸦头袜,愁杀螺江两度潮。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