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会溪山总可怜,此堂雄览独能全。
银河两派来天上,黛色千峰落槛前。
樵斧声沉苍霭里,钓竿人立白鸥边。
多才李贺知无敌,妙句行看陋众妍。
吴会溪山总可怜,此堂雄览独能全。
银河两派来天上,黛色千峰落槛前。
樵斧声沉苍霭里,钓竿人立白鸥边。
多才李贺知无敌,妙句行看陋众妍。
这首诗描绘了昌化双溪堂的壮丽景色与清幽氛围。诗人以“吴会溪山总可怜”开篇,表达了对周围山水美景的赞叹之情。接着,“此堂雄览独能全”则点明了双溪堂作为观赏点的独特优势,能够将周围的美景尽收眼底。
“银河两派来天上,黛色千峰落槛前”两句,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将双溪堂所在的环境描绘得如仙境一般。银河两派仿佛从天际而来,千峰黛色映入眼帘,生动展现了山水之美。
“樵斧声沉苍霭里,钓竿人立白鸥边”则进一步描绘了双溪堂周边的宁静生活场景。樵夫在苍茫的雾气中劳作,钓鱼人在白鸥环绕的岸边垂钓,这些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也体现了生活的闲适。
最后,“多才李贺知无敌,妙句行看陋众妍”是对赵德茂才华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赵德茂所作诗句的期待,认为其将超越众人,展现出非凡的艺术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描绘了昌化双溪堂及其周边的自然风光,还巧妙地融入了对友人的赞誉,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艺术创作的追求。
去年十一月,笑别下钟阜。
今年九月中,行见朝天路。
去住既无心,动静非取与。
平生安乐法,此意同谁语。
四明昔尝到,诸刹皆可数。
山川气象雄,麟凤栖迟处。
今思昔日游,岁月二纪许。
岂谓临晚景,侯伯重相顾。
开缄读来书,丁宁见毫楮。
姑苏二千石,眼高照天宇。
我昔昧平生,今见开心腑。
欣然乐与行,方鸣集众鼓。
先师未了底,今日应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