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泉提起下刀诛,六臂修罗救得无。
设使两堂俱道得,也应流血满街衢。
南泉提起下刀诛,六臂修罗救得无。
设使两堂俱道得,也应流血满街衢。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果慜所作的颂,以佛教故事为题材,通过"南泉提起下刀诛"和"六臂修罗救得无"的形象描绘,寓言般地展现了佛法的威力与慈悲。"南泉"可能指的是禅宗南宗的某位高僧,"提起下刀诛"象征着严峻的考验或业力的制裁,而"六臂修罗"则代表佛法的保护和救赎力量。后两句进一步强调,即使在修行者之间有高下之分,佛法的普遍慈悲不会让任何一人遭受过度的苦难,暗示了佛法的公正和平等。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禅意,体现了佛家对于生死、善恶和解脱的深刻理解。通过这样的叙述,诗人引导读者思考修行的意义,以及佛法如何在世间纷扰中提供庇护和指引。
去年假道浔阳城,扁舟夜泊琵琶亭。
却忆当时醉司马,送客江头秋月明。
今年谪官又重到,扫地乃缘蜂寇经。
轩楹回首已不见,况欲更闻弦索鸣。
西风萧萧芦苇响,月色下照江波清。
秪应风月长不老,坐阅尘世犹流萍。
我生多病苦忧患,未能忘世那忘情。
移船相近夜悄悄,侧听疑有檀槽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