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曲歌辞.独不见》
《杂曲歌辞.独不见》全文
唐 / 杨巨源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霰]韵

东风艳阳色,柳绿花如霰。

竞理同心鬟,争持合欢扇。

香传贾娘手,粉离何郎面。

最恨卷帘时,含情独不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园林景象,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所爱之人的思念与不见的遗憾。

“东风艳阳色”一句,以明快的笔触勾勒出春日温暖明媚的气氛,其中“艳”字用得极妙,既形容了阳光的明丽,也暗示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情趣。紧接着,“柳绿花如霰”则是对春意盎然的一幅画面,柳絮纷飞,如同细雨般落下,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又柔和的景象。

“竞理同心鬟,争持合欢扇”两句,则转入了人物之情。这里的“鬟”字指的是发髻,“扇”则是古代女子常用的饰物。这两句描绘了几位美貌女子在春日里嬉戏的情景,她们或整理着同样心意的发髻,或争相持握那能带来欢乐的扇子。这些细节都透露出一种欢愉而又不失格调的生活情趣。

然而,诗人的情感并不仅限于对美好景象的欣赏。在“香传贾娘手,粉离何郎面”两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某个女子(贾娘)的思念之深。这里的“香传”暗示了女子手中的香气,而“粉离”则是对男子脸庞上细腻粉饰的一种描写。这两句话勾勒出一段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诗人通过这种间接而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对远方女子的深情。

最后,“最恨卷帘时,含情独不见”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这里的“卷帘”意味着时间流逝,而“独不见”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与无奈。他所爱之人在这一刻却不在身边,这种相思之情因无法与对方共享而变得更加沉重。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象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爱情时所特有的渴望与无奈。

作者介绍
杨巨源

杨巨源
朝代:唐   字:景山   籍贯: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   生辰:789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猜你喜欢

清平乐·其一

春花秋草。只是催人老。总把千山眉黛扫。

未抵别愁多少。劝君绿酒金杯。莫嫌丝管声催。

兔走乌飞不住,人生几度三台。

(0)

出游归鞍上口占

渺渺烟波飞桨去,迢迢桑野策驴还。

寄怀楚水吴山外,得意唐诗晋帖间。

每惜好春如我老,谁能长日伴人闲。

世间自是无兼得,勋业元非造物悭。

(0)

答傅钦之

芝兰在室,不能无臭。金石振地,不能无声。

恶则哀之,哀而不伤。善则乐之,乐而不淫。

(0)

出伏后风雨顿凉有感三首·其一

秋风振秋晓,万境一凄清。

幽草虫响息,高叶露华凝。

戢翼乌尚宿,引吭鸡屡鸣。

淹留度华岁,怅然难为情。

(0)

人日立春记苦雨无冰

三十七日昼夜雨,中间一雪终无冰。

今日立春遇人日,问天肯晴天不应。

东南我记前庚子,徽城纸包馈杭米。

乞人抢夺人食人,旱极西湖乾见底。

今我七十四岁翁,苟全性命遨春风。

略雪不冰又庚子,幸而去年秋犹丰。

西湖莫作痴猫守,紫阳山下可归否。

天终不杀好心人,有钱买花仍买酒。

(0)

悲落叶

悲落叶,重叠复相失。相失有时尽,连翩去不息。

鞸歌桂树徒盛时,辞条一去谁能知?

谁能知,复谁惜。

昔时荣盛凌春风,今日飒黄委秋日。

凌春风,委秋日,朝花夕蕊下相识。

悲落叶,落叶难飞扬。短枝亦已折,高枝不复将。

愿得针与丝,一针一丝引意长。针与丝,亦可量。

不畏根本谢,所畏秋风寒。

秋风催人颜,落叶催人肝。

眷言彼妹子,叶落诚难看。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